在生產過程中物料流轉交接管理規(guī)定
為了加強對生產過程中物料流轉交接的控制和杜絕不合格的轉序,防止多發(fā)、少發(fā)、錯發(fā)、漏發(fā)現象的產生,切實做好交接工作,確保交接過程中交接雙方對交接物料的質與量能各負其責,特作此規(guī)定。
1、總則
1.1交接的前提條件必須是經檢驗合格的物料方可進行,交接時雙方相互配合按時、按質、按量做好交接工作。
1.2交接雙方,交付方的物料質量對接收方應有一定的保障即保證接收方能正常生產和對發(fā)出物料質量負責。
1.3接收方應對交付方的物料按相應的質量、數量進行驗證,發(fā)現超出規(guī)定要求的有權拒收。
1.4接收方一旦接收下來后應對其接收的物料負責。
2、交接規(guī)定
2.1原材料的交接
2.1.1合庫保管員按分類范圍根據生產計劃和原材料工藝總額提前編制材料供應清單,交財務科審核,列出采購清單給生產供應部,供應部開出采購通知單,由材料供應員負責備料。
2.1.2材料供應員采購的物料,按《產品質量檢驗與試驗的規(guī)定》驗收入庫。
2.1.3車間材料員按部門進度要求,開具領料單;經部門負責人簽字后作為領料依據。
2.1.4倉庫保管員按領料單和拿材料工藝消耗定額限額發(fā)料。
2.2外購配套件的交接
2.2.1供應部材料員按生產計劃、圖紙?zhí)崆熬幹婆_套件發(fā)放匯總表作為倉庫核發(fā)依據。
2.2.2使用部門材料員按本部門作業(yè)進度要求開具領料單經部門負責人簽字后作為領料依據。
2.2.3倉庫保管員按領料單限額發(fā)料。
2.2.4外購配套件(含標準件下同)領用時由倉庫保管員與使用部門的材料員進行交接。
2.2.5交接內容為外觀質量、數量、標識和進廠驗收報告或合格證等。
2.2.6領料單內容必須一次交接完畢,并由使用部門材料員和倉庫保管員簽字。
2.2.7外購配套件經使用部門確認后使用部門的材料員必須對其按產品工號分類保管和標識,使用時由材料員分解到各生產工序。
2.2.8工藝裝備和工藝過程輔助用的外購配套件如螺栓、螺母等,按使用部門的實際情況一次性由技術科同生產車間核定領用量后實行以舊換新。
2.2.9對于螺栓、螺母等量犬的外購件,允許車間留有一定周轉量(數量按實際情況商定〉用于更換不合格件,周轉量實行以舊換新。
2.3零部件、半成品的交接
2.3.1致嚴車間按照供應部下達后的生產計劃,組織生產各相應的零部件或制造相應的半成品。
2.3.2經本部門檢驗員檢驗合格后,由本部門負責人填寫《隨工轉序單》并經有關人員簽字后,將本單位的零部件、半成品交下道生產或使用部門。
2.3.3接受部門的檢驗員對送到的零部件、半成品按要求進行檢驗,將檢驗結果報部門負責人,并在相應的《隨工轉序單》上簽字,表示是接受或不接受。
2.3.4《隨工轉序單》一式三份,有關人員簽字后,一份報半成品庫。制造和接受部門各持一份。
2.3.5對生產科計劃外下達的零部件、半成品的生產任務,各有關部門也要按此辦法執(zhí)行。
2.4成品的交接
2.4.1.1裝配車間向生產科報交需油漆的主機及零部件。
2.4.1.2由裝配車間負責人填寫《零部件、半成品交付單》并經有關人員簽字后,將主機及零部件向備料車間交接。
2.4.2備料按供應部通知,對裝配車間交付的主機及零部件進行驗證,清點。清楚在裝配車間開出的《零部件、半成品交付單》上簽字確認,由供應部安排運輸工具,將主機、零部件送入油漆場地。
2.4.3油漆完畢,經檢驗合格后,由備料車間向供應部報交。
2.4.3.1由備料車間負責人填寫《零部件、半成品交付單》并經有關人員簽字后,向裝配車間交接。
2.4.3.2裝配車間按供應部通知,對油漆的零部件及主機檢驗合格確認后,在備料車間開出的《零部件、半成品交付單》上簽字,表示接受。
2.4.4成品臺套報交入庫
2.4.4.1報交產品的零部件、配套件必須齊全、正確,標識清楚。
2.4.4.2質檢科對出廠試驗報告進行審核,對變壓器外觀進行檢驗,確無問題后,蓋上合格章,在總裝車間開出的入庫單上簽字。
2.4.4.3總裝車間憑質檢科簽字的入庫單,向成品庫報交,經有關人員簽字后進庫。
2.5交接管理
2.5.1交接必須認真對待,嚴禁弄虛作假,一旦發(fā)現按有關責任制考核。
2.5.2交接雙方在交接過程中除填寫必要的表、卡、單外,認真做好各自的質量
記錄,一旦出現質量問題可以實現追溯。
2.5.3在交接過程中若發(fā)現不合格,如是錯檢、漏檢則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
2.5.4交付單應認真、清楚、正確、及時填空。
2;5.5交付單在成品報交結束后交質檢科歸口管理。
256交接中發(fā)現的質量問題納入當月的質量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