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九江的導游詞
閱讀小貼士:本篇共計1927個字,預計看完需要5分鐘,共有236位用戶收藏,12人推薦!
九江之稱,最早見于《尚書?禹貢》中“九江孔殷”、“過九江至東陵”等記載。九江稱謂的來歷有兩種,一是“九”為古代中國人認為的最大數字,“九江”的意思是“眾水匯集的地方”,“九”是虛指;二是“以為湖漢九水(即贛江水、鄱水、余水、修水、淦水、盱水、蜀水、南水、彭水)入彭蠡澤也”,即九條江河匯集的地方,“九”是實指。長江流經九江水域境內,與鄱陽湖和贛、鄂、皖三省毗連的河流匯集,百川歸海,水勢浩淼,江面壯闊。
九江開發(fā)歷史較早。夏、商時期,九江屬荊、揚二州之域,春秋時九江屬吳之西境,楚之東境,因而有“吳頭楚尾”之稱。九江作為行政區(qū)劃最早出現在秦代,秦始皇劃天下為三十六郡,就有九江郡。此后九江又有江州、柴桑、潯陽、汝南、湓城、德化等古稱,但主要以九江、柴桑、潯陽、江州著稱于世。
九江全境東西長270公里,南北寬140公里,總面積1.88萬平方公里,占江西省總面積的11.3%,人口466.2萬,其中市區(qū)規(guī)劃面積118平方公里,建成區(qū)面積48.4平方公里,市區(qū)人口60萬人。轄九江縣、武寧縣、修水縣、永修縣、德安縣、星子縣、都昌縣、湖口縣、彭澤縣等九縣,瑞昌市,潯陽、廬山兩區(qū),九江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共青開發(fā)區(qū)和廬山風景名勝區(qū)管理局。
“九派潯陽郡,分明是畫圖”。神奇的大自然賦予了九江十分優(yōu)越的地理位置和雄美壯觀的山水勝景。在縱橫一萬八千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星羅棋布著400多個景點景觀,呈現出一幅千崖競秀、萬壑爭流、梵宇巍峨、勝跡如林的山水畫卷,形成了一個以廬山為“龍頭”,包括“六區(qū)”(牯嶺、山南、沙河、永修、潯陽、共青)、“兩點”(石鐘山、龍宮洞)、“一線”(鄱陽湖水上旅游線)的大型旅游區(qū)。
九江名山、名江、名湖、名城于一體,有400多個景點景觀,已開發(fā)景點120處,旅游線路30多條。有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1處,省級風景名勝區(qū)8處。20__年被評為中國優(yōu)秀旅游城市。
廬山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中國旅游勝地40佳”之一,1996年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批準為中國唯一的“世界文化景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__年2月,廬山又被列入全球首批世界地質公園。全山景點80余處,各類中外別墅1500余幢。山南景區(qū)有唐代詩人李白寫下“望廬山瀑布”千古名句的秀峰,晉代詩人陶淵明故里和桃源勝境等。
市區(qū)主要景點有九江長江大橋、長江大堤外廣場、周瑜點將臺--煙水亭、因白居易《琵琶行》而得名的琵琶亭和當年宋江醉題反詩的潯陽樓等景點,市中心的甘棠、南門兩湖,面積120萬平方米,兩湖間的李公堤系唐代江洲刺史李勃所建。
分布在縣區(qū)的景點主要有東晉詩人陶淵明的陶靖節(jié)祠、宋代民族英雄岳飛之母墓、歷代兵家必爭之地的江湖鎖鑰石鐘山、全國重點寺廟之一的云居山真如禪寺、全長2700余米的地下溶洞龍宮洞以及有“萬島之湖”之稱的廬山西海(柘林湖)等。
世界第三、中國第一大河流萬里長江,自青藏高原發(fā)源,一路發(fā)展壯大,浩浩蕩蕩而來,至九江一帶,江面開闊,史稱潯陽江。潯陽江畔,風光旖旎,物產豐饒,人杰地靈。歷史上,演繹過多少動人的故事:禹疏九江登廬山,灌嬰筑城鑒浪井,公瑾甘棠點水軍,董奉杏林救黎民,淵明種豆南山下,樂天江頭感琵琶,太白五老攬秀色,東坡月夜探石鐘……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鄱陽湖位于江西省北部,長江中游南岸,九江與南昌之間。它北縈長江,西屏廬山,碧波萬頃,水天相連,渺無際涯。晴日浮光躍金,舟發(fā)鳥翔;雨時云水茫茫,風急浪高;朝暉夕陽,氣象萬千。唐代王勃在《滕王閣詩序》中所寫“虹銷雨霽,彩徹云衢。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描繪的正是鄱陽湖的景色。
由于鄱陽湖的地理和氣候條件適合候鳥越冬,因此,在每年秋末冬初(11月),從前蘇聯(lián)西伯利亞、蒙古、日本、朝鮮以及中國東北、西北等地,飛來成千上萬只候鳥,和原來定居在這里的野鴨、鷺、鴛鴦等一起度過冬天,直到翌年暮春(3月)逐漸離去。如今,保護區(qū)內鳥類已達200多種,上百萬只,其中珍禽達20多種,是世界上最大的鳥類保護區(qū)。曾被海外客人譽為“中國第二座萬里長城”。
山水蘊靈秀,人物自風流。九江文化底蘊十分豐厚,晉代田園詩人陶淵明、北宋“蘇門四學士”之首黃庭堅,就是這片美麗山水哺育出來的杰出人物。中國歷史上一大批文化名人如王羲之、謝靈運、李白、白居易、蘇軾、陸游、朱熹、唐寅、王守仁、康有為等,都曾為九江和廬山的天然美景而傾倒,在這里放歌山水,記敘游蹤,敷陳掌故,抒發(fā)情懷,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篇、題記、墨跡和軼聞佳話。
九江地處交通要道,襟江帶湖,背倚廬山,又是兵家必爭的軍事重鎮(zhèn)。因此,有關九江的傳說故事特別豐富。這些傳說故事在一些名著名篇中都有反映。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中,《三國演義》和《水滸》都有有關九江的故事?!度龂萘x》中所描寫的“諸葛亮舌戰(zhàn)群儒”、“柴??谂P龍吊孝”,《水滸》中“及時雨會神行太保、黑旋風斗浪里白跳”、“潯陽樓宋江吟反詩、梁山泊戴宗傳假信”、“梁山泊好漢劫法場、白龍廟英雄小聚義”等故事都與九江有聯(lián)系。
第2篇 九江的導游詞
閱讀小貼士:本篇共計2521個字,預計看完需要7分鐘,共有239位用戶收藏,26人推薦!
歷史上的九江地區(qū),佛教興盛。廬山有東林寺,那是佛教凈土宗的發(fā)源地,代表著佛教中國化和中國佛教化的大趨勢,此外廬山還有三大寺廟和五大叢林。永修縣的云居山有真如禪院:修水縣有黃龍寺;九江市區(qū)有能仁寺等,這些寺廟在佛教界都有較大影響。今天我們將去九江能仁寺參觀。大家可能游覽過廬山,已經對廬山的寺廟有所了解,為使各位對九江地區(qū)的佛教情況有一個整體認識,我先簡單介紹一下“真如禪院”和“黃龍寺"。
永修縣境內的云居山,北臨修水河,東眺鄱陽湖,方圓230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143米,山巔有塊數百畝的平坦地,四周逶迤的山巒仿佛蓮花瓣,平地似花心,人稱蓮花城,中外聞名的千年古剎真如禪院就處在城中。真如禪院原名云居禪院,始建于唐元和初年,開山之祖是道容禪師。禪院歷經滄桑,先后大修17次,鼎盛時期曾有殿堂僧舍48幢,僧眾1500余人。宋代人中祥符元年(1008年),宋真宗親筆書寫“真如禪院”寺額。詔賜當時的契懷禪師,從那時起。“真如禪院”(俗稱“真如寺”)之名沿用至今。這是一座有1100多年歷史的佛教禪宗道場。1939年遭日軍焚毀。至1953年,中國佛教協(xié)會名譽會長虛云長老應邀住持,他募緣重建,1957年基本修復?,F在慕名前往朝拜的香客絡繹不絕,香火十分旺盛,修水縣黃龍山上的黃龍寺是佛教禪宗黃龍宗的發(fā)源地。由慧南禪師約于宋成平五年至大中祥符二年(1002~1009年)所創(chuàng)。禪宗有溈仰、臨濟、曹洞、云門、法眼五家,北宋時臨濟又衍化為黃龍、楊岐兩派,總起來稱“五家七宗”?;勰纤仔照拢胖?今江西上饒)玉山人,11歲出家,受法于臨濟門下的石霜楚圓。黃龍宗的禪風以“痛快嚴厲”見稱。它的傳教方式被稱為“黃龍三關”,大意是:人人皆前世因緣轉生,無從擺脫業(yè)報輪回;人的心性與佛相同,都有成佛可能;人與其他眾生,也無本質區(qū)別,既能共同輪回六道,也能覺悟成佛。黃龍寺毀于抗日戰(zhàn)爭時期,現尚存寺基和一些摩崖石刻。(文章出自小編:www.daoyouci.net)
說話間,能仁寺到了,這里位于市區(qū)東面,離甘棠湖東側大約500米。古代的九江也有“三大叢林",除能仁寺外,還有龍池寺和舍利寺。但至今唯一幸存的是這座能仁寺,它是全國重點寺廟之一,有1400多年的歷史。能仁寺舊名承天院,始建于南朝梁武帝年間,后來被毀,至唐朝大歷年間(766~779年)又重建。北宋慶歷年間(1041~1048年),白云端禪師來院任住持,他一面擴建殿宇,一面開堂示講,承天院聲名鵲起。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寺廟又因戰(zhàn)火被毀,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再次重建,弘治二年(1489年)更名為“能仁寺"。清咸豐年間(185l—1861年)幾經磨難的能仁寺再次遭災,毀壞殆盡,.現存建筑多為清同治九年(1870年)所建,是九江市現存的最為集中的古建筑群。
寺院以磚墻院落式山門為先導,請各位由此進院內參觀。
能仁寺建筑依坡就勢,布局規(guī)整,寬敞幽深,占地20余畝??v軸線上依次有山門、天王殿、雙陽橋、大雄寶殿、鐵佛殿、藏經樓等建筑。寺內殿宇鱗次櫛比,錯落有致,現存的3000平方米左右的殿宇建筑,基本上保留著清代同治九年(1870年)復建后的風貌。它的特點是寺內有八景,稱為“能仁八景”。這八景是:石船、鐵佛、雙陽橋、大勝寶塔、雨穿石、誨爾泉、冰山、雪洞。它們有的還頗具神奇色彩。請大家隨我參觀。
anquye整理
共2頁: 上一頁12這是槽狀的石船,長有一丈五、寬尺余。這邊側面有銘記,標明這石船鑿于北宋慶歷六年(1046年)。石船置于天王殿東側的水池中,它又稱“飛來石船”,關于它,還有一段故事。
相傳宋元事占年問,一面目奇古的鐵佛托夢給這個寺院的僧人,說他將乘石船從江上至潯陽。次日,寺僧們不敢怠慢,早早地便到江邊去恭迎。到江邊一看,果然有鐵佛乘石船泊于岸邊。寺僧們極為隆重地將鐵佛和石船請入寺內供奉,據說這“飛來石船”就是從那時起一直保留至今的。這就是傳說中的石船和鐵佛的來由。請看,坐于石船之中的鐵佛,赤膊跣足,面目奇占,是用生鐵鑄造而成的。原物在“___’’期問被當做“四舊"毀掉了,現存的是后來復制的。
在這新舊天王殿之間,有一座三孔拱橋,跨于人工開鑿的放生池上,其造型簡潔、雅致。橋將池分為東西兩半。相傳過去每當夕陽西沉時,立于池東,可觀賞到池中有雙日倒影,所以得名“雙陽橋”。
寺院的中心部位是大雄寶殿,重檐歇山式屋頂,柱梁式木構架,面闊三間,紅柱黛瓦,八角飛檐,蔚為壯觀。寺的東南側和大雄寶殿珠聯(lián)璧合的就是大勝寶塔。請看,此塔為磚石結構,七級六面樓閣式,通高42.26米。塔門朝西,從第二層越,每層六面均有門,三實三虛。塔內有磚砌梯階,每上一層,需從外檐繞半圈,再人內登梯,如此盤旋而上。此種塔梯結構在我國古塔中,僅此一例。相傳這座塔建于唐大歷年間(766~779年),但從石鑿的斗拱、磚砌的牙檐等建筑風格看,專家們認為建于明洪武年間的可能性較大。據記載,此塔在清咸豐三年(1853年),遭兵火破壞,塔毀三級。同治九年(1870年)進行了修復。
這是一塊方形石,邊長二尺余、高三尺,上面有一個漏斗形洞穴,正面雕有云頭花飾,底部有銘文,為北宋慶歷三年(1043年)所鑿。相傳是因為放在檐下時間長,被雨水滴成,故名“雨穿石”。此石寓意水滴石穿,勸告世人對自己的追求要有鍥而不舍的精神。
這是一口坐落在大雄寶殿后的水井。圓形井圈的口徑約一尺,井深約三尺。其中的水清澈甘甜,被寺僧視為仙水。相傳寺中長老常于此講經說法,僧眾飲井水,聽教誨,所以得名“誨爾泉”。
此殿稱“鐵佛殿”,這里保存有兩塊殘石,為什么這兩塊石頭被鄭重其事地放在此處供奉呢?原來在能仁寺內原有兩座小山,傳說一座能噴凍雨,一座會冒雪花,所以它們分別被稱為“冰山”和“雪洞”。這兩座小山早已不存在,但這兩塊石頭原是那兩座小山上的,所以被保留至今。
大家聽到了那幽雅的音樂嗎?那是僧眾們在做佛事,以佛教音樂在伴奏。能仁寺的僧眾以擅長佛教音樂而著稱,寺廟成立了一個專業(yè)的佛教樂團,能演奏整套殿堂唱念、贊偈、古兵及南北部分佛曲。讓我們走近一點去欣賞。佛教音樂、晨鐘暮鼓、裊裊青煙,一派濃郁的佛門景象。置身于這古剎之中,超凡脫俗之感油然而生。
(文章出自小編,轉載請注明)
第3篇 九江的導游詞
閱讀小貼士:本篇共計4544個字,預計看完需要12分鐘,共有298位用戶收藏,24人推薦!
各位朋友:大家好!歡迎您(們)到江西、來九江,我是一名喜愛江西山水的導游,我姓"余",您(們)叫我余導吧。朋友們,九江她位于長江中下游的南岸,北臨長江,東枕鄱陽湖,西連幕阜山脈,地據三江之口,七省通衢的要隘,自古以來就是一座中國重要的商業(yè)港口和軍事重鎮(zhèn)。也是,九江屬荊、楊二州之地。至春秋時期分屬吳國的西境,楚國的東境,素有"吳頭楚尾"之稱。 九江是江西省的北大門。相傳在大禹治水的時候,大禹在這個地方開挖了九條江,來疏通那洶涌的長江洪水,使這一地區(qū)出現了"江到潯陽九派分"的形勢,故而得名"九江"。秦始皇統(tǒng)一全中國后,分封天下三十六郡的時候,其中就設有九江郡的行政建制。自漢高祖劉邦在公元前201年命令穎陰候灌嬰在九江修筑城池,駐守江防的時候開始,沿傳至今天,九江曾先后使用了九江、湓口、柴桑、江洲、潯陽、汝南、湓域、德化等許多名稱。 九江市現在管轄著彭澤、湖口、都昌、星子、九江、德安、永修、武寧、修水九縣,瑞昌市,潯陽、廬山兩區(qū),共青墾殖場及廬山風景名勝區(qū)??偯娣e達18823平方公里。人口450多萬。是中國優(yōu)秀旅游城市和最具魅力的城市之一,也是江西北部的政治、文化、交通、旅游的中心。這里是中國最美的水岸。當夜晚來臨的時候,您漫步在潯陽江畔,聽著飄逸的古曲--潯陽月夜,那江上漁舟唱晚的歌聲仿佛在對你您細說那逝去的事... 三國時代,九江是東吳水陸要地。東吳大都督周瑜,曾坐陣于此,督練東吳的水軍,來抗拒曹操、劉備。歷史名著《三國演義》中有許多章回的精彩故事就曾在這里上演的。 特別是自唐朝以來,九江成為文人薈萃之地,歷代的文人墨客喜愛在這里揮筆舒懷,《水滸》中的梁山好漢們也難忘當年在潯陽樓上醉酒,大鬧江州的壯舉。 明、清時期,九江成為我國古代著名的三大茶市、四大米市之一。
這里氣候溫和,物產豐富,歷史上曾稱為"天府"。九江旅游景區(qū)現分為六大區(qū)、二個點、一條線,共計三百多處,六大景區(qū):潯陽景區(qū)、廬山牯嶺景區(qū)、廬山山南景區(qū),廬山山西景區(qū),永修縣景區(qū),共青城景區(qū);二點:湖口縣的石鐘山和彭澤縣的龍宮洞;一條線:長江、鄱陽湖水上游。如您有興趣的話,我會將我從事導游二十余年來多方位感受到的精彩風云,慢慢說給您聽......
潯陽景區(qū)朋友們:大家好!潯陽是九江的歷代政府機構所在地,是九江市的古老城區(qū)。在潯陽古城中現有煙水亭、潯陽樓、琵琶亭、浪井、九江長江大橋、能仁寺等景觀。
煙水亭煙水亭是中國建筑風格最獨特的復式亭臺之一。她位于老市區(qū)中心的甘棠湖北部水中,據說是三國時期的東吳水軍大都督周瑜點將派兵的點將臺故址。到唐朝中期,原周瑜點將臺只僅剩下在湖中的一個圓土墩了。唐朝元和年間被貶到這里做江州司馬白居易,時常到這里散步,這在這個土墩之上建了一座亭子,因白居易的長詩《琵琶行》中有"別時茫茫江浸月"的句子,人們叫它"浸月亭"。北宋著名理學家周敦頤父子甘棠湖濱建造了一座亭臺。周壽在甘棠湖畔,遠看廬山。只見一派"山頭水色薄籠煙"的雅致的景象,將他父子所建的亭子取名叫"煙水亭"。時過境遷,人去物散。到明朝嘉靖年間以上兩座亭子都荒廢掉了。在明朝萬歷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的時候,九江關督黃騰春,在游覽甘棠湖后,回到家里。在晚上做了夢,夢見了呂洞賓教他為瞎眼的母親治療眼病,并將他母親的病眼治好了。從此后,黃騰春的母親真的重見了光明。黃騰春感慨萬千,在浸月亭原址上重建亭臺,用來紀祀呂洞賓,并將新亭叫作"煙水亭"。以后經過歷代增建擴建,到清朝嘉慶十六年的時候,已初具規(guī)模,成為九江的名勝了。太平天國時期(清朝咸豐三年)煙水亭又遭兵火,湘軍與太平軍在九江城打戰(zhàn)時,被戰(zhàn)火毀了。清朝同治年間和尚古懷四處募捐錢物,再次重建,到清朝光緒年,煙水亭才形成現在的規(guī)模。1972年增建了九曲橋,將煙水亭與湖岸相連。1986年至1987年又在亭前建起了一座新點將臺,"周瑜"又可在這里不時進行點將派兵了。煙水亭是我國罕有的風格最獨特的復式亭臺。占地1789平方米。整座亭子是磚木梁柱結構??煞肿笾杏胰齻€部分。以船廳、純陽殿、五賢閣為中線。左有亦亭,右有聽雨軒,后有水閣幽房,前是新拜臺。整體建筑布局不拘一格,呈不對稱分布。在不對稱的建筑風格中去追求合協(xié)統(tǒng)一,是座十分雅致的水上亭臺。在船廳前懸掛的"煙水亭"三個大字,是清朝同治年間的德化縣令張光裕書寫的。在船廳上環(huán)顧四周,圍水疊翠,可看到廬山的真面目。純陽殿內現陳設著一座2.52米高的周瑜塑像,只見他挾書挎劍,颯爽英姿,儒將風度不減當年,殿中的展品展示了周公瑾在柴桑練兵,抗曹的輝煌人生。 殿后的五賢閣,是當年九江老百姓供奉心中圣賢的地方。五賢閣主要供奉著五位為九江人造福,謀利益,為九江作出貢獻的人,他們是: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東晉名士---陶淵明,唐代江州司馬----白居易,唐代江州刺史--李勃,唐代的呂洞賓,明代教育家---王陽明。傳說中"八仙"之一的呂洞賓,在唐代咸通期間,曾在潯陽擔任了三年的潯陽縣令,為九江人辦過不少好事。呂洞賓親筆書寫的"壽"字碑,至今仍嵌在五賢閣前的左墻壁上,仔細觀看這個"壽"字,是由"九轉丹成"四字組成,四字相連一氣呵成,頗有此道骨仙風。
潯陽樓朋友們:潯陽樓是古今中國僅有的,因為"酒"的緣份,而享譽天下的著名"酒樓"。潯陽樓位于九江城北邊的長江之濱。它始于唐代,最早的記載,可以上推至唐朝貞元年間。當時任江州刺史的著名詩人韋應物,曾在《登郡寄京師諸季淮南子弟》詩中說"始罷永陽守,復臥潯陽樓"。這個時期潯陽樓是民間的酒樓時期。九江自東晉時期至唐朝以來,肥沃的土地得到了大力開發(fā)。特別是唐朝中期以后,九江依靠便利的水上交通,富足的"天府"物產。成為重要的商業(yè)港口。豐足的糧食,讓自古就小有名氣的九江釀酒業(yè)得到大發(fā)展。 潯陽多美酒。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的詩中"綠蟻新醅酒",是唐代盛行于九江的一種未經榨濾的純米酒。也是當年潯陽樓上的好酒。潯陽樓依江臨水,景色秀麗,酒香陣陣。以至唐朝以來的文人墨客、社會賢達人士,紛紛來這樓中小酌幾杯,舒展胸懷.....漸漸的也讓這座潯陽樓生出了大名氣。相傳舊時的潯陽樓上的大匾"潯陽樓"三個大字,是北宋大詩人蘇東坡到潯陽樓中醉酒時書寫的。要說使?jié)£枠钦嬲麄髦腥A,遠播海天外的大手筆,莫過于元未明初的文人施耐庵寫的中國古典名著----小說《水滸》。這位施公在《水滸》第三十八回、第三十九回中濃彩重筆描寫出潯陽樓上宋江提反詩,梁山好漢奔赴江州劫法場的一糸列故事。讓世人都知道九江有座潯陽樓。果有潯陽樓乎,將宋江醉酒壁上題詩,寫的有聲有色;如無水滸傳者,則粱山聚義替天行道,就會無影無蹤?,F在的潯陽樓是在一九八七年破土動工,于一九八九年十二月卅一日竣工并開放的一座仿宋的酒樓。設計師在設計潯陽樓時,先后參照了明朝容輿堂《水滸傳》刻本中的潯陽樓插圖,和反映宋朝市井風俗生活的巨畫《清明上河圖》中的酒樓建筑特點。按宋代《營式造法》的標準,設計建造而成。潯陽樓主樓占地300平方米,樓高達21來,樓頂呈歇山式九脊頂。全樓從外看是三層,從內看是四層。潯陽樓以石塊作樓基,其他部件大都采用鋼筋水泥彷木構件。全樓造型凝重古樸,樓內的陳設突出了九江的歷史文化和地方色彩。在潯陽樓的南北樓頂檐下分別懸掛著趙樸初手書的"潯陽樓"巨幅匾額。天下無比酒,世上有名樓。還未進酒樓,酒氣已先溢出了。走進一樓大廳,廳上掛著"逝者如期"的匾額,在東墻和西壁上各嵌有一幅4.5米×3.2米的彩繪瓷板壁畫。畫中描述了《水滸》的六個故事情節(jié)。在一樓大廳的中央陳到著由瓷都景都鎮(zhèn)為潯陽樓特制的梁山好漢108將的粉彩瓷塑。這套粉彩瓷塑形象逼真,個性突出,是難得的珍品。二樓的是仿古酒肆,這里依舊是賣酒的好地方,當年宋江喝的藍橋風月、陳年封缸酒,已被現在的人們認為是綠色食品了。從這里依欄觀看流動的江水,小飲幾口美酒舒懷,真是好不自在??!在二樓的東邊廂房里,宋江醉酒潯陽樓,揮毫潑墨的情景跨越千年得以重現:您看宋公明還悠然沉浸在"自幼曾攻經史,長成亦有權謀,他年若遂凌云忘,敢笑黃巢不丈夫"的得意之中。在二樓與三樓之間是暗層跑馬廊,在這層中主要陳設著當代名人書畫作品。 三樓是全樓的最高處,這是喝茶聽書的場所,當您(們)坐在古樸典雅的樓中,放眼樓外的無限山川美景,品嘗一口廬山云茶,或小酌一口"蘭橋風月",您面對這滔滔而去的東逝長江水,真會在此留連。這原本就是個令人心曠神怡的雅俗妙地。
琵琶亭朋友們:我們現在已來到了"琵琶亭"。這是一處仿唐建筑園林。說起"琵琶亭"人們不由自主得會吟誦: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這是九江人懷念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的地方。琵琶亭坐北朝南,園林占地3050平方米。自大門而入,依次有庭院、主亭、東碑廊、西碑廊四部分。我們現所看到大門上懸掛的"琵琶亭"金字匾額,是中國當代著名的女書法家蕭嫻在八十八歲時為琵琶亭潑墨的。此字以大顯拙的方式展示出奔放豪爽的風格。在大門的兩旁掛著的楹聯(lián)也是中國當代著名的書法家、學者啟功撰聯(lián)并書寫的:"紅袖夜船孤,蝦蟆陵邊住事悲歡商婦淚;青衫秋浦別,琵琶筵上一時棖觸謫臣心"。大家請隨我一同走進大門,刻著新中國領袖___主席手書的《琵琶行》大理石照壁,迎面而來。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的敘事長詩《琵琶行》,全詩共八十八句,共616個字。請大家猜猜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幅由___主席書寫的《琵琶行》共有多少句?有多少字?。大家一會再告訴我答案,我們還是先來看看這幅書作,___不單純是一位政治家,也是一位偉大的書法家。他一生以毛筆作伴,以手中的毛筆進行戰(zhàn)斗的同時,也書寫了詩人的喜樂情懷。___主席一生喜愛古詩詞,更愛背誦和書寫古詩詞。對于有感慨的詩,他總是反反復復的揮毫書寫,在___主席觀今仍傳世的450多幅書法作品中,篇幅最長、字數最多的作品就是這幅《琵琶行》了。___書寫的《琵琶行》原作,現收藏在廬山。這幅詩作是___主席一九五九年在廬山的時候,背誦書寫的,全文是寫在印著"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字頭的十六開紅色豎格信紙上。通篇無題識和落款。從書法的角度上欣賞___的這幅作品,會讓您感到___他老人家下筆剛勁、無拘束,起筆頂天立地,筆隨情動,情隨詩意的起伏跳躍而生出濃濃的韻律美,這幅《琵琶行》是___信手寫出來的,從字中看的出這是他興之所至,因詩中情感噴發(fā),與之產生共鳴后不能自已,產生出書法境界上的出神入化的效果。___的書法和白居易的《琵琶行》詩意極融洽,渾然一體,充滿了豪放、蒼涼、委婉、激越之情。___僅憑手中的毛筆,在紙的尺幅之間、時空中,留下了他對人間正道、男兒襟懷的理解、感悟。我們也從中看得出他老人家已深深品味出白居易筆下的真趣,也獨到的理解了"青衫淚濕,同在天涯"的境界。大家請細看:從"潯陽江頭夜送客......"詩句突出頁眉而寫,踏破頁腳而立,流露出___的激情,這種情感隨著詩意而轉換而收放舒展。每一個字從字形上都產生出與白居易《琵琶行》詩中形象思維的藝術共鳴??催^___主席書寫的《琵琶行》后,該是大家回答我方才提出的問題。請你回答...,對了!___書寫的《琵琶行》共漏了"轉軸拔弦三兩聲,末成曲調先有情。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意。低眉信手續(xù)續(xù)彈,說盡心中無限事。"共六句四十二字。所以___書寫的《琵琶行》僅八十二句,共574個字。
第4篇 九江的導游詞
閱讀小貼士:本篇共計808個字,預計看完需要3分鐘,共有285位用戶收藏,30人推薦!
各位朋友,現在我們來到的就是廬山牯嶺鎮(zhèn)的中心公園,這里是牯嶺街的標志,下面我就簡單介紹一下牯嶺---這座山城。
牯嶺,廬山的中心。三面環(huán)山,一面臨谷,海拔1164米,方圓46.6公里,是一座桃源仙境般的山城。牯嶺原名牯牛嶺,因嶺形如一頭牯牛而得名。19世紀末,英國傳教士李德立入山,租用了牯牛嶺 的長沖,在這里興建住宅別墅,逐步開發(fā),并按其氣候清涼的特點,據英文cooling的音譯,把牯牛嶺簡稱為牯嶺。
這座鐘靈毓秀的山城,以牯牛嶺為界分為東西兩谷,地勢平坦,峰巒蔥蘢,溪流潺潺。青松、丹楓遮天蔽日。近千幢風格各異的各國別墅依山就勢而筑,高低錯落,瀟灑雅致,點綴在萬綠叢中,與周圍環(huán)境十分和諧,為國內少有的高山建筑景觀。
解放后東西谷均辟為療、休養(yǎng),旅游接待區(qū)。療養(yǎng)院、休養(yǎng)所、賓館、飯店星羅棋布,接待來山游客。 山同城最繁華的地方是牯嶺街。這條自東向西略成弧形的半面街道,蜿蜒于牯牛嶺西麓,依山而建。商店、旅社、餐廳、書店、酒樓、車站、咖啡廳、舞廳、商場等服務設施均掩映在綠蔭叢中,形成天街云市般的山鎮(zhèn)。這里不僅是廬山政治、經濟、文化、旅游接待和療、休養(yǎng)的服務中心,而且是通往各景區(qū)、景點的交通樞紐。 位于牯嶺街中心的街心公園,辟建于1954年,后于1987年重修。公園南背牯牛嶺,北臨剪刀峽,傍嶺臨谷壘壩筑土而成,面積為5000平方米。2000年又擴建5000平方米。公園呈三角形。園內曲徑小道,蘑菇亭昂然。茂林嬌花,芳草萋萋。園中央筑有一個半月形大花壇,壇上安放著一頭臥即待起的石牛。石牛由數塊巨石鑲嵌而成,約高2米,長4米。造型生動,融合雕鑿、圓雕、浮雕等技法,具有抽象的神韻,使一頭強勁有力的牯牛借石質而生。基座上鐫有現代書法家啟功題寫的“牯嶺”二字。這頭石牛表達了鮮明的主題,是牯嶺的象征。
江西井岡山導游詞 ·南昌市導游詞 ·九江市導游詞
如今盛夏時節(jié),避暑消夏的游人云集這里,清晨看日出,午間戲碧水,傍晚觀夕陽。待明月高懸時,漫步在林間小道上,欣賞那松濤、清泉匯成的美妙交響樂.
第5篇 九江的導游詞
閱讀小貼士:本篇共計2897個字,預計看完需要8分鐘,共有220位用戶收藏,27人推薦!
鄱陽湖是中國第一大淡水湖,它位于江西省的北部,是江西人引以為自豪的寶湖。我們現在來到的地方是江西省北部永修縣的吳城鎮(zhèn)。這里正是浩瀚鄱陽湖的中心位置,它的東面就是鄱陽湖候鳥自然保護區(qū),保護區(qū)的面積有224平方公里,足東亞地區(qū)最大的珍禽越冬地,也是亞洲物種保護最重要的濕地型保護區(qū)。1991年被全球環(huán)境基金會列為世界a級自然保護區(qū)。今天向各位奉獻的游覽節(jié)目是“鄱陽湖觀鳥”。別看吳城鎮(zhèn)不大,它可是古代江西的“四大名鎮(zhèn)”之一。請各位隨我到觀鳥站并登上觀鳥臺。
各位游客,這個觀鳥臺大約相當八層樓房的高度,置身于此,放眼望去,鄱陽湖煙波浩渺,舟帆點點,各種鳥類自由飛翔,使人想起一句詩:“萬類霜天競自由。"請各位使用望遠鏡,這樣可以清楚地看到各類鳥的英姿。大家注意到了嗎?站立時全身白色,有棕黃色長刀狀的喙,粉紅色的長腿,顯得“亭亭玉立,嬌秀可愛”,這種鳥就是白鶴!是保護區(qū)內最為著名的珍禽。在這里可以看到很多種鳥,但欣賞白鶴是首要的,因為世界上沒有一個地方的白鶴景觀能與這里相媲美。
成年鶴體長約135厘米,體重8—9公斤。我們仔細觀察,可以發(fā)現,白鶴展開雙翅時,翅膀前端有黑色的初級飛羽,所以白鶴又稱為“黑袖鶴”。白鶴是鳥類的壽星,它可活70多年,為幸福吉祥的象征。
白鶴是被列入“紅皮書”的國際嚴重瀕危物種,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鶴這一種族為什么會如此不“景氣”呢?專家認為,這可能與其倫理和生育特點有關,白鶴是“一夫一妻”制,繁殖時產兩個卵,但只能養(yǎng)活一只幼鳥,堪稱“計劃生育模范”。(文章出自:www.daoyouci.net)
白鶴一般于每年十月底、十一月初陸續(xù)從繁殖地西伯利亞南遷,途徑東北扎龍自然保護區(qū),停留7至30天,然后經過北戴河,再來到鄱陽湖,第二年三月中旬陸續(xù)北遷,返回西伯利亞。鄱陽湖是全世界白鶴最主要的越冬地,近十幾年來,每年都有2000只左右的白鶴來此過冬。為什么白鶴對鄱陽湖如此情有獨鐘呢?
白鶴是一種濕地環(huán)境優(yōu)劣的重要指爾性生物,它要求有潔凈的水域,因為是涉禽,水不能太深,最好是20~60厘米深的淺水環(huán)境。它的食物主要是底棲性軟體動物,水溫一般宜在5℃左右。鄱陽湖正具備了白鶴的越冬條件,它是一個吞吐性湖泊,每年四至九月的汛期,湖水上漲,湖水最大面積可達4000多平方公里。這時,一片汪洋,水生生物,如魚、蝦、螺、蚌及水草等,大量繁殖。十月至第二年三月進入枯水期,水位下降,湖水面積只有500平方公里左右,周圍形成大面積的湖灘、草洲、沼澤濕地、淺水湖泊。遺留下來的大量的螺、蚌、水草等,成為白鶴豐盛的食物。鄱陽湖自然保護區(qū)避風,冬季溫度正好是5℃左右;鄱陽湖岸線平緩,坡度小,水位逐漸下降,如此不斷地為白鶴提供新的覓食地。
適宜的氣候,豐富的食物,廣闊的濕地,潔凈的湖水,使鄱陽湖成為自鶴理想的越冬地,所以每年都有大批的自鶴千里迢迢來此過冬,形成現在我們看到的一大景觀。
那邊有一群大雁,大家看見了嗎?它是國家二類保護動物大雁全身淡灰褐色,其中有一種被稱為“白額雁”,額部有一塊白色毛。大雁的集體觀念很強,它們喜歡群居,最大的群體可達1000只以上,而在這個群體中,有雁在周圍專門負責警戒,如果遇到襲擊,它們就會鳴叫報警,這種雁稱為“雁奴”。雁飛行時很有次序,常排列成“一”字或“人”字形,這杯稱為“雁序”。“雁序”常用以比喻“兄弟”。雁是一種很守貞節(jié)的動物,一對配偶,如失去一方,另一方則終生不娶或不嫁。所以雁在人們心目中是一種美好的動物。
anquye整理
共2頁: 上一頁12成雙成對形影不離的鳥,大家發(fā)現了嗎?那就是鴛鴦!雄性鴛鴦羽毛華麗,兩翅有一對粟黃色的扇狀直立羽片;雌鳥稍小,頭灰,背褐色,腹部純白。鴛鴦是美好愛情的象征,因此深受人們喜愛。
體羽純白,姿態(tài)優(yōu)美的鳥,大家看見了嗎?那是小天鵝,他們的外形與大天鵝相似,只是體型較小,體長約1米,體重6-8公斤,嘴短,呈黑色,嘴基部為黃色。
保護區(qū)內禽鳥種類繁多。人們稱這里為“珍禽王國”,除上面列舉的幾種外,還有鸛、大鴇、鷺、鵜鶘、海雕、丹頂鶴、野鴨等。而且數量巨大,有入這樣形容:“翔于天澤蔽云月,嬉于地而遮草木。”
面對大湖,自然而然會產生一個問題,這么大的濕地是怎樣形成的呢?它又為什么以“鄱陽”為名呢?
遠在地質年代的第二代——“元古代”(約開始于24億年前,結束于5億7千萬年前),湖區(qū)為“揚子海槽”的一部分。此后海陸更迭,至中三疊世末期,本區(qū)結束了海漫的歷史,滄海變成桑田。大約在距今1億9千萬年前的燕山運動期,湖區(qū)地殼幾經斷陷,形成鄱陽盆地雛形,也稱“彭蠡盆地”。
在距今6000-7000年時,由于受“全新世海浸”的影響,彭蠡盆地的水積聚越來越多,于是變成了湖,形成《禹貢》所稱的“彭蠡澤”。至三國時期,彭蠡澤被長江分為南北兩部分,江北的彭蠡澤逐漸演變成為今鄂皖境內的龍感湖和大官湖;江南的彭蠡澤則南侵并漸漸擴展。隋末唐初,彭蠡澤向南擴侵范圍最大,湖水侵抵今鄱陽縣境的古鄱陽山,自此南侵的彭蠡澤便稱為“鄱陽湖”。隨著湖水的不斷南侵,鄱陽盆地內的裊陽縣城和?;杩h城先后淪人湖中,而位于?;杩h城鄰近較高處的吳城卻占了天時地利,得以崛起。故歷史上曾有“淹了?;杩h,出了吳城鎮(zhèn)”之說,所以我們腳下這塊土地是鄱陽湖形成的見證。此鎮(zhèn)位于贛江、修河與鄙陽湖交匯處,在既無鐵路又無公路的古代.吳城以其優(yōu)越的地理條件,成為江西水上交通的重要樞紐,與景德鎮(zhèn)、河口鎮(zhèn)、樟樹鎮(zhèn)并稱為“江西四大名鎮(zhèn)”。明清時,這里商賈云集,鎮(zhèn)內有“九壟十八巷,六坊八碼頭”,外埠人的會館多達80多所,以竹木集散地而聞名遐邇,有“裝不完的吳城,卸不盡的漢口”之說。
如今的鄱陽湖水域遼闊。它南寬北狹,南部最寬處達74公里,北部寬僅3~5公里。鄱陽湖區(qū)位于東經115°48'~116°44',北緯28°25'~29°45'之間,正處于地球回歸沙漠地帶之中。但因受帶有大量水汽的東南季風影響,雨量豐沛,平均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為濕潤季風型氣候,使它成為全球回歸沙漠帶中一個獨特的大湖泊,被譽為“回歸沙漠帶的明珠”。有詩曰:“澤國芳草碧,梅黃煙雨中,楓紅送暑歸,翠竹迎飛雪。”
鄱陽湖上承贛江、撫河、信江、修河、饒河,下以一條狹長的港道,北吐長江,而成為長江水量的調節(jié)器。當長江出現大洪水時,長江水面高于鄱陽湖,部分江水倒灌入湖;而大多數時間都是湖之水面高于江之水面,湖水源源不斷泄人長江,鄱陽湖每年流入長江的水量超過黃、淮、海三河水量之總和。因此長江的泥沙入湖機會較少,且五河人湖的泥沙大部分可隨湖水流入長江,這樣湖面由于淤積而縮小的速度就較慢。在正常水位情況下,鄱陽湖面積達3900多平方公里,容積達300億立方米,為我國最大的淡水湖。江西人有一個生動的比喻:“鄱陽湖猶如一只巨大的寶葫蘆系結在宛如腰帶的萬里長江之上。”
(文章出自 www.daoyouci.net 轉載請注明!)
第6篇 九江的導游詞
閱讀小貼士:本篇共計1300個字,預計看完需要4分鐘,共有262位用戶收藏,16人推薦!
各位游客,你們好!
現在我們的汽車正行駛在廬山的北山登山公路上。我先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廬山的概況。
1949年新中國成立,建國伊始,政府就開始謀劃修筑廬山登山公路。1952年7月組成廬山登山公路修建工程處,這年冬天,這條公路正式開工。第二年(1953年)8月1日,這條長36公里的登山公路便正式通車。后來,人們稱這條公路為北山公路。北山公路盤山而進,有近四百處彎。
1970年10月,廬山南部登山公路開工,第二年7月1日通車,人們把這條路稱作南山公路。南山公路的修成,為上廬山的國內外游客,提供了更為便捷的條件。以后,又有人在廬山修筑數條纜車道與公路。
廬山位于中國江西省北部,東經115度52分——116度零8分,北緯29度26分——29度41分,面積302平方公里,外圍保護地帶面積500平方公里。北瀕一瀉千里的長江,南襟煙波浩渺的鄱陽湖,大江、大湖、大山渾然一體,險峻與秀麗剛柔相濟,素以“雄、奇、險、秀”聞名于世。
早在一千二百多年前,唐著名詩人李白便這樣贊美廬山:“予行天下,所游山水甚富,俊偉詭特,鮮有能過之者,真天下之壯觀也?!?/p>
廬山是一座地壘式斷塊山,外險內秀。具有河流、湖泊、坡地、山峰等多種地貌。主峰——大漢陽峰,海拔1474米;廬山自古命名的山峰便有171座。群峰間散布岡嶺26座,壑谷20條,巖洞16個,怪石22處。水流在河谷發(fā)育裂點,形成許多急流與瀑布,瀑布22處,溪澗18條,湖潭14處。著名的三疊泉瀑布,落差達155米。廬山奇特瑰麗的山水景觀具有極高的科學價值和旅游觀賞價值。
廬山生物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達76.6%。高等植物近3000種,昆蟲2000余種,鳥類170余種,獸類37種。山麓鄱陽湖候鳥保護區(qū),是“鶴的王國”,有世界最大的白鶴群,被譽為中國的“第二座萬里長城”。
廬山地處中國亞熱帶東部季風區(qū)域,面江臨湖,山高谷深,具有鮮明的山地氣候特征。年平均降水1917毫米,年平均霧日191天,年平均相對濕度78%,每年7月——9月平均溫度16.9攝氏度,夏季極端最高溫度32攝氏度。良好的氣候和優(yōu)美的自然環(huán)境,使廬山成為世界著名的避暑勝地。
廬山地區(qū)早在六千年前,便有人類活動。長久以來,人們在這里創(chuàng)造了內涵豐富、影響深遠的廬山文化。
傳為大禹時所作的《禹貢》及稍后的《山海經》,均有廬山古稱的記載。公元前126年,司馬遷“南登廬山”,并將“廬山”載入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史書《史記》。東晉淘淵明、謝靈運、宗炳等一大批文化名人,陸續(xù)來到廬山,進行了杰出的文化藝術創(chuàng)作,使廬山成為中國田園詩的誕生地、中國山水詩的策源地、中國山水畫的發(fā)祥地。此后,李白、白居易、蘇軾、王安石、黃庭堅、陸游、康有為、陳三立、胡適、徐志摩、郭沫若等1500余位詩人相繼登山,寫詩4000余首,其中名篇佳作燦若珠璣。
廬山“道釋同尊”。公元四世紀,高僧慧遠在廬山建東林寺,首創(chuàng)觀像念佛的凈土法門,開創(chuàng)中國化佛教,表佛教中國化的大趨勢;禪師竺道生在廬山精舍,開創(chuàng)“頓悟說”。天師張道陵,一度在廬山修練;道教禪師之一的陸修靜,在廬山建簡寂觀,編撰藏道經1200卷,奠定了“道藏”基礎,并創(chuàng)立了道教靈寶派。從公元四世紀至十三世紀,廬山宗教興盛,寺廟、道觀一度多至500處。1942年,世界佛教聯(lián)合大會在廬山召開。本世紀初,二十余國的基督教教會匯集廬山。至今,廬山仍有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等宗教及教派的寺廟、道觀、教堂多座。
第7篇 九江的導游詞
閱讀小貼士:本篇共計2986個字,預計看完需要8分鐘,共有227位用戶收藏,26人推薦!
九江之稱,最早見于《尚書•禹貢》中“九江孔殷”、“過九江至東陵”等記載。九江稱謂的來歷有兩種,一是“九”為古代中國人認為的最大數字,“九江”的意思是“眾水匯集的地方”,“九”是虛指;二是“以為湖漢九水(即贛江水、鄱水、余水、修水、淦水、盱水、蜀水、南水、彭水)入彭蠡澤也”,即九條江河匯集的地方,“九”是實指。長江流經九江水域境內,與鄱陽湖和贛、鄂、皖三省毗連的河流匯集,百川歸海,水勢浩淼,江面壯闊。
九江開發(fā)歷史較早。夏、商時期,九江屬荊、揚二州之域,春秋時九江屬吳之西境,楚之東境,因而有“吳頭楚尾”之稱。九江作為行政區(qū)劃最早出現在秦代,秦始皇劃天下為三十六郡,就有九江郡。此后九江又有江 州、柴桑、潯陽、汝南、湓城、德化等古稱,但主要以九江、柴桑、潯陽、江州著稱于世。
九江全境東西長270公里,南北寬140公里,總面積1.88萬平方公里,占江西省總面積的11.3%,人口466.2萬,其中市區(qū)規(guī)劃面積118平方公里,建成區(qū)面積48.4平方公里,市區(qū)人口60萬人。轄九江縣、武寧縣、修水縣、永修縣、德安縣、星子縣、都昌縣、湖口縣、彭澤縣等九縣,瑞昌市,潯陽、廬山兩區(qū),九江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共青開發(fā)區(qū)和廬山風景名勝區(qū)管理局。
“九派潯陽郡,分明是畫圖”。神奇的大自然賦予了九江十分優(yōu)越的地理位置和雄美壯觀的山水勝景。在縱橫一萬八千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星羅棋布著400多個景點景觀,呈現出一幅千崖競秀、萬壑爭流、梵宇巍峨、勝跡如林的山水畫卷,形成了一個以廬山為“龍頭”,包括“六區(qū)”(牯嶺、山南、沙河、永修、潯陽、共青)、“兩點”(石鐘山、龍宮洞)、“一線”(鄱陽湖水上旅游線)的大型旅游區(qū)。
九江名山、名江、名湖、名城于一體,有400多個景點景觀,已開發(fā)景點120處,旅游線路30多條。有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1處,省級風景名勝區(qū)8處。20xx年被評為中國優(yōu)秀旅游城市。
廬山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中國旅游勝地40佳”之一,1996年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批準為中國唯一的“世界文化景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xx年2月,廬山又被列入全球首批世界地質公園。全山景點80余處,各類中外別墅1500余幢。山南景區(qū)有唐代詩人李白寫下“望廬山瀑布”千古名句的秀峰,晉代詩人陶淵明故里和桃源勝境等。
市區(qū)主要景點有九江長江大橋、長江大堤外廣場、周瑜點將臺--煙水亭、因白居易《琵琶行》而得名的琵琶亭和當年宋江醉題反詩的潯陽樓等景點,市中心的甘棠、南門兩湖,面積120萬平方米,兩湖間的李公堤系唐代江洲刺史李勃所建。
分布在縣區(qū)的景點主要有東晉詩人陶淵明的陶靖節(jié)祠、宋代民族英雄岳飛之母墓、歷代兵家必爭之地的江湖鎖鑰石鐘山、全國重點寺廟之一的云居山真如禪寺、全長2700余米的地下溶洞龍宮洞以及有“萬島之湖”之稱的廬山西海(柘林湖)等。
世界第三、中國第一大河流萬里長江,自青藏高原發(fā)源,一路發(fā)展壯大,浩浩蕩蕩而來,至九江一帶,江面開闊,史稱潯陽江。潯陽江畔,風光旖旎,物產豐饒,人杰地靈。歷史上,演繹過多少動人的故事:禹疏九江登廬山,灌嬰筑城鑒浪井,公瑾甘棠點水軍,董奉杏林救黎民,淵明種豆南山下,樂天江頭感琵琶,太白五老攬秀色,東坡月夜探石鐘……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鄱陽湖位于江西省北部,長江中游南岸,九江與南昌之間。它北縈長江,西屏廬山,碧波萬頃,水天相連,渺無際涯。晴日浮光躍金,舟發(fā)鳥翔;雨時云水茫茫,風急浪高;朝暉夕陽,氣象萬千。唐代王勃在《滕王閣詩序》中所寫“虹銷雨霽,彩徹云衢。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描繪的正是鄱陽湖的景色。
由于鄱陽湖的地理和氣候條件適合候鳥越冬,因此,在每年秋末冬初(11月),從前蘇聯(lián)西伯利亞、蒙古、日本、朝鮮以及中國東北、西北等地,飛來成千上萬只候鳥,和原來定居在這里的野鴨、鷺、鴛鴦等一起度過冬天,直到翌年暮春(3月)逐漸離去。如今,保護區(qū)內鳥類已達200多種,上百萬只,其中珍禽達20多種,是世界上最大的鳥類保護區(qū)。曾被海外客人譽為“中國第二座萬里長城”。
山水蘊靈秀,人物自風流。九江文化底蘊十分豐厚,晉代田園詩人陶淵明、北宋“蘇門四學士”之首黃庭堅,就是這片美麗山水哺育出來的杰出人物。中國歷史上一大批文化名人如王羲之、謝靈運、李白、白居易、蘇軾、陸游、朱熹、唐寅、王守仁、康有為等,都曾為九江和廬山的天然美景而傾倒,在這里放歌山水,記敘游蹤,敷陳掌故,抒發(fā)情懷,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篇、題記、墨跡和軼聞佳話。
九江地處交通要道,襟江帶湖,背倚廬山,又是兵家必爭的軍事重鎮(zhèn)。因此,有關九江的傳說故事特別豐富。這些傳說故事在一些名著名篇中都有反映。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中,《三國演義》和《水滸》都有有關九江的故事。《三國演義》中所描寫的“諸葛亮舌戰(zhàn)群儒”、“柴??谂P龍吊孝”,《水滸》中“及時雨會神行太保、黑旋風斗浪里白跳”、“潯陽樓宋江吟反詩、梁山泊戴宗傳假信”、“梁山泊好漢劫法場、白龍廟英雄小聚義”等故事都與九江有聯(lián)系。
許多人都知道“杏林”是醫(yī)學的代名詞。傳說在三國時,東吳董奉來到廬山,他看中了這里的風光,開始在這里隱居。他一邊修煉,一邊為人治病,董奉醫(yī)德高尚,為人治病分文不取,只是要求重病患者病好以后,種上五棵杏樹;輕病患者病好后種一棵。四面八方聞訊來治病的患者越來越多,久而久之,他住的地方,便長成了十幾萬棵杏樹,郁郁一片杏林。董奉的事跡和杏林的傳說一直廣為流傳。
東晉詩人陶淵明(365—427),字元亮,別號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潛,卒后親友私謚靖節(jié)。潯陽柴桑人(今九江市)人。他的“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氣節(jié),向為后人所敬仰。他的“桃花源”,為世人描繪了理想世界。“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為中國知識分子追求的最高境界。陶淵明的作品感情真摯,樸素自然,有“田園詩人”之稱。
黃庭堅(1045—1105),字魯直,號山谷道人。北宋詩人,書法家。修水縣人。“蘇門四學士”之一,后與蘇軾齊名,世稱“蘇黃”。在宋代開創(chuàng)了江西詩派。書法也多有成就。
白鹿洞書院,為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書院。早在升元年間(公元937—942年),南唐就在廬山東南五老峰下李渤讀書的地方,辦起了一所“廬山國學”,又叫做“白鹿國學”。宋初,人們在廬山國學的舊址上建立白鹿洞書院。到了1179年,大思想家、教育家朱熹到這里任南康知軍,決定重興白鹿洞書院。經過這位理學大師的慘淡經營與精心整治,白鹿洞書院名聲鵲起,一時俊彥云集,英才輩出。學生中有大軍事家余階,一代宰輔江萬里……白鹿洞書院成為全國四大書院(岳麓、石鼓、睢陽)之首,被譽為“海內外書院第一”。
先民創(chuàng)造了燦爛的文化,他們的后繼者同樣在創(chuàng)造輝煌。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畢必成、王一民為代表的電影文學工作者先后創(chuàng)作了《廬山戀》、《鄉(xiāng)情》等一大批優(yōu)秀電影作品?!稄]山戀》、《鄉(xiāng)情》獲“百花獎”,《鄉(xiāng)音》獲“金雞獎”。一時,九江電影創(chuàng)作高潮迭起,佳作名片不斷問世,被《文學報》譽為“電影之鄉(xiāng)”。
第8篇 九江的導游詞
閱讀小貼士:本篇共計2022個字,預計看完需要6分鐘,共有211位用戶收藏,12人推薦!
各位朋友:
大家好!歡迎到江西,到九江來!
九江位于長江中下游的南岸。她北臨長江,東枕鄱陽湖,地據三江之口,七省通衢的要隘,自古以來就是一座重要的商業(yè)港口和軍事重鎮(zhèn)。是江西省的北大門。九江是中國優(yōu)秀旅游城市之一,也是江西北部的政治、文化、交通、旅游的中心。
九江開發(fā)歷史較早,相傳大禹治水的時候,在這里開挖了九條江,用來疏通洶涌的長江洪水,使這一地區(qū)出現了“江到潯陽九派分”的形勢,故而得名“九江”。(在夏代商朝的時候,九江屬荊、楊二州之地。至春秋時期分屬吳國的西境,楚國的東境,素有“吳頭楚尾”之稱。)秦始皇統(tǒng)一全中國后,分封天下三十六郡的時候,其中就設有九江郡。自漢高祖劉邦在公元前220_年命令穎陰候灌嬰在九江修筑城池,駐守江防的時候開始,沿傳至今天,九江曾先后使用了九江、湓口、柴桑、江洲、潯陽、汝南、湓域、德化等許多名稱。但主要以九江、柴桑、潯陽、江洲著稱于世。然后從明朝起至今一直沿用九江這個名字
九江市現在管轄著2個行政區(qū)(潯陽區(qū)、廬山區(qū))、1個縣級行政市(瑞昌市)、9個行政縣(九江縣、湖口縣、彭澤縣、都昌縣、星子縣、德安縣、永修縣、武寧縣、修水縣)、2個副地級局委(廬山風景名勝區(qū)管理局、共青城開放開發(fā)區(qū)管委會)、2個縣級局委(九江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管委會、云居山-柘林湖風景區(qū)管委會)。九江全境總面積1.88萬平方公里,占江西省總面積的11.3%,其中市區(qū)規(guī)劃面積118平方公里,(建成區(qū)面積90.14平方公里)。人口450多萬。
九江的交通便捷。長江是中國最大、最長的東西走向的水上大通道,京九鐵路是我國最長、現代化程度最高的南北走向的陸上運輸大通道,兩條大動脈在九江市區(qū)交匯,九江成為承東啟西、引南接北的金十字交匯點。
除此之外現代水陸空交通網絡四通八達。九江港是長江流域十大港口之一,(年客、貨運量分居長江各港口第二位和第四位。)鐵路有京(北京)九、武(武漢)九、合(合肥)九三條鐵路相交,銅(銅陵)九鐵路正在規(guī)劃建設中;公路有昌九、九景兩條高速公路以及105、316國道穿境而過。九江機場正在積極運作。市內已基本實現縣縣,鄉(xiāng)鄉(xiāng)通油路。
因為交通發(fā)達,自古就是商業(yè)之城。明、清時期,九江成為我國古代著名的三大茶市、四大米市之一。這里氣候溫和,物產豐富,歷史上曾稱為“天府”。今天從江西省的發(fā)展看,九江是唯一通江達海的外貿港口城市,是聯(lián)結全省與長江開發(fā)帶和沿海開放帶的“北大門”。
九江是一座地理位置優(yōu)越的要沖之城.(九江東枕鄱陽糊,西連幕阜山脈,南屏廬山,北瀕長江,“襟江帶湖”,雄居贛、鄂、皖三省要沖,)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素稱“江西門戶”。西漢初年,劉邦派車騎大將軍灌英追擊九江王英布,就在此修筑城池,時稱“位城”;三國時周瑜在此操練水軍,南宋抗金民族英雄岳飛鎮(zhèn)守九江于此,元末朱元璋大戰(zhàn)陳友諒在廬山鄱陽湖之間大戰(zhàn)了十八年;清末曾國藩湘軍與太平天國義勇軍大戰(zhàn)于九江湖口這些無不折射九江作為軍事要塞的蹤影。
因為九江地處交通要道,又是兵家必爭的軍事重鎮(zhèn)。因此,有關九江的傳說故事特別豐富。這些傳說故事在一些名著名篇中都有反映。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中《三國演義》和《水滸》都有有關九江的故事?!度龂萘x》中所描寫的“諸葛亮舌戰(zhàn)群儒”、“柴??谂P龍吊孝”等許多章回的精彩故事就曾在這里上演。我們九江市內就依然保存著三國時期的東吳水軍大都督周瑜點將派兵的點將臺故址煙水亭。
要說使九江潯陽真正名傳中華,遠播海外的大手筆,不得不提元未明初的文人施耐庵寫的中國古典名著----小說《水滸》??催^《水滸》的人一定記得其中濃彩重筆描寫的關于九江“潯陽樓上宋江題反詩,梁山好漢奔赴江州劫法場”的一糸列故事。讓世人都知道九江古城潯陽、江州有座潯陽樓。如果沒有潯陽樓,就沒有宋江醉酒壁上題反詩,那么粱山聚義替天行道,就會無影無蹤。這個名滿天下的潯陽樓位于九江城北邊的長江之濱。
九江是一座內涵豐富的文化之城。自唐朝以來,九江成為文人薈萃之地,歷代的文人墨客愛在這里揮筆舒懷,晉代田園詩人陶淵明、北宋“蘇門四學士”之首黃庭堅,就是這片美麗山水哺育出來的杰出人物。中國歷史上一大批文化名人如王羲之、謝靈運、李白、白居易、蘇軾、陸游、朱熹、唐寅、王守仁、康有為等,都曾為九江和廬山的天然美景而傾倒,在這里抒發(fā)情懷,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篇、墨跡和軼聞佳話。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潯陽江頭夜送客”,因景觸情,留下千古名篇《琵琶行》“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薄巴翘煅臏S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這些名句都是婦孺皆知了。
“九派潯陽郡,分明是畫圖”。神奇的大自然賦予了九江十分優(yōu)越的地理位置和雄美壯觀的山水勝景。在縱橫一萬八千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星羅棋布著400多個景點景觀,呈現出一幅勝跡如林的山水畫卷,形成了一個以世界文化景觀廬山為“龍頭”,包括“六區(qū)”(牯嶺、山南、沙河、永修、潯陽、共青)、“兩點”(石鐘山、龍宮洞)、
“一線”(鄱陽湖水上旅游線)的大型旅游區(qū)。 六大景區(qū):潯陽景區(qū)、廬山牯嶺景區(qū)、廬山山南景區(qū),廬山山西景區(qū),永修縣景區(qū),共青城景區(qū);二點:湖口縣的石鐘山和彭澤縣的龍宮洞; 一條線:長江、鄱陽湖水上游。
如您感興趣的話,我會將精彩的地方,慢慢說給您聽,......
第9篇 九江的導游詞
閱讀小貼士:本篇共計1371個字,預計看完需要4分鐘,共有263位用戶收藏,24人推薦!
各位游客,你們好!
現在我們的汽車正行駛在廬山的北山登山公路上。我先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廬山的概況。
1949年新中國成立,建國伊始,政府就開始謀劃修筑廬山登山公路。1952年7月組成廬山登山公路修建工程處,這年冬天,這條公路正式開工。第二年(1953年)8月1日,這條長36公里的登山公路便正式通車。后來,人們稱這條公路為北山公路。北山公路盤山而進,有近四百處彎道,所以_在《登廬山》一詩中,有“躍上蔥蘢四百旋”之句,其實呀,這條公路的彎道只有399個彎,所以有人說,_也是吹了一小點點牛的。這條公路廬山居民常稱之為“_路線”
1970年10月,廬山南部登山公路開工,第二年7月1日通車,人們把這條路稱作南山公路。南山公路的修成,為上廬山的國內外游客,提供了更為便捷的條件。以后,又有人在廬山修筑數條纜車道與公路。
廬山位于中國江西省北部,東經115度52分——116度零8分,北緯29度26分——29度41分,面積302平方公里,外圍保護地帶面積500平方公里。北瀕一瀉千里的長江,南襟煙波浩渺的鄱陽湖,大江、大湖、大山渾然一體,險峻與秀麗剛柔相濟,素以“雄、奇、險、秀”聞名于世。
早在一千二百多年前,唐代著名詩人李白便這樣贊美廬山:“予行天下,所游山水甚富,俊偉詭特,鮮有能過之者,真天下之壯觀也?!?/p>
廬山是一座地壘式斷塊山,外險內秀。具有河流、湖泊、坡地、山峰等多種地貌。主峰——大漢陽峰,海拔1474米;廬山自古命名的山峰便有171座。群峰間散布岡嶺26座,壑谷20條,巖洞16個,怪石22處。水流在河谷發(fā)育裂點,形成許多急流與瀑布,瀑布22處,溪澗18條,湖潭14處。著名的三疊泉瀑布,落差達155米。廬山奇特瑰麗的山水景觀具有極高的科學價值和旅游觀賞價值。
廬山生物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達76.6%。高等植物近3000種,昆蟲20_余種,鳥類170余種,獸類37種。山麓鄱陽湖候鳥保護區(qū),是“鶴的王國”,有世界最大的白鶴群,被譽為中國的“第二座萬里長城”。
廬山地處中國亞熱帶東部季風區(qū)域,面江臨湖,山高谷深,具有鮮明的山地氣候特征。年平均降水1917毫米,年平均霧日191天,年平均相對濕度78%,每年7月——9月平均溫度16.9攝氏度,夏季極端最高溫度32攝氏度。良好的氣候和優(yōu)美的自然環(huán)境,使廬山成為世界著名的避暑勝地。
廬山地區(qū)早在六千年前,便有人類活動。長久以來,人們在這里創(chuàng)造了內涵豐富、影響深遠的廬山文化。
傳為大禹時所作的《禹貢》及稍后的《山海經》,均有廬山古稱的記載。公元前120_年,司馬遷“南登廬山”,并將“廬山”載入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史書《史記》。東晉淘淵明、謝靈運、宗炳等一大批文化名人,陸續(xù)來到廬山,進行了杰出的文化藝術創(chuàng)作,使廬山成為中國田園詩的誕生地、中國山水詩的策源地、中國山水畫的發(fā)祥地。此后,李白、白居易、蘇軾、王安石、黃庭堅、陸游、康有為、陳三立、胡適、徐志摩、郭沫若等1500余位詩人相繼登山,寫詩4000余首,其中名篇佳作燦若珠璣。
廬山“道釋同尊”。公元四世紀,高僧慧遠在廬山建東林寺,首創(chuàng)觀像念佛的凈土法門,開創(chuàng)中國化佛教,代表佛教中國化的大趨勢;禪師竺道生在廬山精舍,開創(chuàng)“頓悟說”。天師張道陵,一度在廬山修練;道教禪師之一的陸修靜,在廬山建簡寂觀,編撰藏道經1200卷,奠定了“道藏”基礎,并創(chuàng)立了道教靈寶派。從公元四世紀至十三世紀,廬山宗教興盛,寺廟、道觀一度多至500處。1942年,世界佛教聯(lián)合大會在廬山召開。本世紀初,二十余國的_教會匯集廬山。至今,廬山仍有佛教、道教、伊斯蘭教、_、天主教等宗教及教派的寺廟、道觀、教堂多座。
第10篇 九江的導游詞
閱讀小貼士:本篇共計2671個字,預計看完需要7分鐘,共有140位用戶收藏,15人推薦!
九江之稱,最早見于《尚書?禹貢》中“九江孔殷”、“過九江至東陵”等記載。九江稱謂的來歷有兩種,一是“九”為古代中國人認為的最大數字,“九江”的意思是“眾水匯集的地方”,“九”是虛指;二是“以為湖漢九水(即贛江水、鄱水、余水、修水、淦水、盱水、蜀水、南水、彭水)入彭蠡澤也”,即九條江河匯集的地方,“九”是實指。長江流經九江水域境內,與鄱陽湖和贛、鄂、皖三省毗連的河流匯集,百川歸海,水勢浩淼,江面壯闊。
九江開發(fā)歷史較早。夏、商時期,九江屬荊、揚二州之域,春秋時九江屬吳之西境,楚之東境,因而有“吳頭楚尾”之稱。九江作為行政區(qū)劃最早出現在秦代,秦始皇劃天下為三十六郡,就有九江郡。此后九江又有江州、柴桑、潯陽、汝南、湓城、德化等古稱,但主要以九江、柴桑、潯陽、江州著稱于世。
九江全境東西長270公里,南北寬140公里,總面積1.88萬平方公里,占江西省總面積的11.3%,人口466.2萬,其中市區(qū)規(guī)劃面積118平方公里,建成區(qū)面積48.4平方公里,市區(qū)人口60萬人。轄九江縣、武寧縣、修水縣、永修縣、德安縣、星子縣、都昌縣、湖口縣、彭澤縣等九縣,瑞昌市,潯陽、廬山兩區(qū),九江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共青開發(fā)區(qū)和廬山風景名勝區(qū)管理局。
“九派潯陽郡,分明是畫圖”。神奇的大自然賦予了九江十分優(yōu)越的地理位置和雄美壯觀的山水勝景。在縱橫一萬八千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星羅棋布著400多個景點景觀,呈現出一幅千崖競秀、萬壑爭流、梵宇巍峨、勝跡如林的山水畫卷,形成了一個以廬山為“龍頭”,包括“六區(qū)”(牯嶺、山南、沙河、永修、潯陽、共青)、“兩點”(石鐘山、龍宮洞)、“一線”(鄱陽湖水上旅游線)的大型旅游區(qū)。
九江名山、名江、名湖、名城于一體,有400多個景點景觀,已開發(fā)景點120處,旅游線路30多條。有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1處,省級風景名勝區(qū)8處。20__年被評為中國優(yōu)秀旅游城市。
廬山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中國旅游勝地40佳”之一,1996年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批準為中國唯一的“世界文化景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__年2月,廬山又被列入全球首批世界地質公園。全山景點80余處,各類中外別墅1500余幢。山南景區(qū)有唐代詩人李白寫下“望廬山瀑布”千古名句的秀峰,晉代詩人陶淵明故里和桃源勝境等。
市區(qū)主要景點有九江長江大橋、長江大堤外廣場、周瑜點將臺--煙水亭、因白居易《琵琶行》而得名的琵琶亭和當年宋江醉題反詩的潯陽樓等景點,市中心的甘棠、南門兩湖,面積120萬平方米,兩湖間的李公堤系唐代江洲刺史李勃所建。
分布在縣區(qū)的景點主要有東晉詩人陶淵明的陶靖節(jié)祠、宋代民族英雄岳飛之母墓、歷代兵家必爭之地的江湖鎖鑰石鐘山、全國重點寺廟之一的云居山真如禪寺、全長2700余米的地下溶洞龍宮洞以及有“萬島之湖”之稱的廬山西海(柘林湖)等。
世界第三、中國第一大河流萬里長江,自青藏高原發(fā)源,一路發(fā)展壯大,浩浩蕩蕩而來,至九江一帶,江面開闊,史稱潯陽江。潯陽江畔,風光旖旎,物產豐饒,人杰地靈。歷史上,演繹過多少動人的故事:禹疏九江登廬山,灌嬰筑城鑒浪井,公瑾甘棠點水軍,董奉杏林救黎民,淵明種豆南山下,樂天江頭感琵琶,太白五老攬秀色,東坡月夜探石鐘……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鄱陽湖位于江西省北部,長江中游南岸,九江與南昌之間。它北縈長江,西屏廬山,碧波萬頃,水天相連,渺無際涯。晴日浮光躍金,舟發(fā)鳥翔;雨時云水茫茫,風急浪高;朝暉夕陽,氣象萬千。唐代王勃在《滕王閣詩序》中所寫“虹銷雨霽,彩徹云衢。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描繪的正是鄱陽湖的景色。
由于鄱陽湖的地理和氣候條件適合候鳥越冬,因此,在每年秋末冬初(11月),從前蘇聯(lián)西伯利亞、蒙古、日本、朝鮮以及中國東北、西北等地,飛來成千上萬只候鳥,和原來定居在這里的野鴨、鷺、鴛鴦等一起度過冬天,直到翌年暮春(3月)逐漸離去。如今,保護區(qū)內鳥類已達200多種,上百萬只,其中珍禽達20多種,是世界上最大的鳥類保護區(qū)。曾被海外客人譽為“中國第二座萬里長城”。
山水蘊靈秀,人物自風流。九江文化底蘊十分豐厚,晉代田園詩人陶淵明、北宋“蘇門四學士”之首黃庭堅,就是這片美麗山水哺育出來的杰出人物。中國歷史上一大批文化名人如王羲之、謝靈運、李白、白居易、蘇軾、陸游、朱熹、唐寅、王守仁、康有為等,都曾為九江和廬山的天然美景而傾倒,在這里放歌山水,記敘游蹤,敷陳掌故,抒發(fā)情懷,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篇、題記、墨跡和軼聞佳話。
九江地處交通要道,襟江帶湖,背倚廬山,又是兵家必爭的軍事重鎮(zhèn)。因此,有關九江的傳說故事特別豐富。這些傳說故事在一些名著名篇中都有反映。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中,《三國演義》和《水滸》都有有關九江的故事?!度龂萘x》中所描寫的“諸葛亮舌戰(zhàn)群儒”、“柴??谂P龍吊孝”,《水滸》中“及時雨會神行太保、黑旋風斗浪里白跳”、“潯陽樓宋江吟反詩、梁山泊戴宗傳假信”、“梁山泊好漢劫法場、白龍廟英雄小聚義”等故事都與九江有聯(lián)系。
許多人都知道“杏林”是醫(yī)學的代名詞。傳說在三國時,東吳董奉來到廬山,他看中了這里的風光,開始在這里隱居。他一邊修煉,一邊為人治病,董奉醫(yī)德高尚,為人治病分文不取,只是要求重病患者病好以后,種上五棵杏樹;輕病患者病好后種一棵。四面八方聞訊來治病的患者越來越多,久而久之,他住的地方,便長成了十幾萬棵杏樹,郁郁一片杏林。董奉的事跡和杏林的傳說一直廣為流傳。
東晉詩人陶淵明(365—427),字元亮,別號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潛,卒后親友私謚靖節(jié)。潯陽柴桑人(今九江市)人。他的“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氣節(jié),向為后人所敬仰。他的“桃花源”,為世人描繪了理想世界?!安删諙|籬下,悠然見南山”,為中國知識分子追求的最高境界。陶淵明的作品感情真摯,樸素自然,有“田園詩人”之稱。
黃庭堅(1045—1105),字魯直,號山谷道人。北宋詩人,書法家。修水縣人?!疤K門四學士”之一,后與蘇軾齊名,世稱“蘇黃”。在宋代開創(chuàng)了江西詩派。書法也多有成就。
白鹿洞書院,為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書院。早在升元年間(公元937—942年),南唐就在廬山東南五老峰下李渤讀書的地方,辦起了一所“廬山國學”,又叫做“白鹿國學”。宋初,人們在廬山國學的舊址上建立白鹿洞書院。到了1179年,大思想家、教育家朱熹到這里任南康知軍,決定重興白鹿洞書院。經過這位理學大師的慘淡經營與精心整治,白鹿洞書院名聲鵲起,一時俊彥云集,英才輩出。學生中有大軍事家余階,一代宰輔江萬里……白鹿洞書院成為全國四大書院(岳麓、石鼓、睢陽)之首,被譽為“海內外書院第一”。
先民創(chuàng)造了燦爛的文化,他們的后繼者同樣在創(chuàng)造輝煌。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畢必成、王一民為代表的電影文學工作者先后創(chuàng)作了《廬山戀》、《鄉(xiāng)情》等一大批優(yōu)秀電影作品。《廬山戀》、《鄉(xiāng)情》獲“百花獎”,《鄉(xiāng)音》獲“金雞獎”。一時,九江電影創(chuàng)作高潮迭起,佳作名片不斷問世,被《文學報》譽為“電影之鄉(xiā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