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地盤采購管理辦法
第一、采購管理辦法
一、本公司物資部之采購依本辦法辦理。
二、采購組根據工程部排定之物料計劃,并計算本月應采購數量。
三、根據工程部送來之物料計劃內本月份采購數量填寫請購單,經總經理核章后將請購單送采購員辦理采購事宜。
四、接到請購單后,采購組應根據品名規(guī)格積極尋找供應商,原則上每一物料應尋找三家以上之供應商,進行比價格、比質量,其必須具備之資格如下:
1、必須是有限公司。
2、必須做過其他公司之物料及零件,且目前尚繼續(xù)在供應者。
3、必須自備車輛。
采購員于訂購前應確實調查該供應商之信用程度、交貨情形、品質情況,并將供應商資料報告呈總經理批示認可后進行訂購。對于特殊規(guī)格物料、使用量很大之物料以及獨家供應之物料,于采購前尤需注意供應商(協(xié)力廠)之調查工作,必要時得協(xié)調工程部、地產部、地盤經理(工程師)與品管人員共同前往考察調查。
五、經比價格、::比質量決定供應商后,經雙方同意后,與供應商洽談合約,合約起草,主管副總經理審定合約后交總經理(或授權人)簽約后方能物料訂購。
六、物料進倉及使用前均須抽樣檢驗,以斷定物料之水準,依據品管質量、數量驗收合格予以收貨;對品管質量不合格者,不予收貨,退回供應商提出交換。
七、物資采購人員(倉庫管理驗收員)在業(yè)務交往上必須遵紀守法、廉潔奉公,嚴禁假公濟私、索賄受賄,一經發(fā)現(xiàn)按公司規(guī)定處理,嚴重者移交司法部門處理。
第二、采購程序
1、物料管理部門開出采購單,給采購組。
2、決定購買些什么物料以及購買多少數量。
3、研究市場狀況,并找出有利的購買時機。
4、決定物料供應來源以進行采購事項。
5、以詢價、報價、比價決定有利價格,并選取供應商。
6、與供應商簽訂采購合約并開立訂購單。
7、監(jiān)督供應商準時交貨。
8、核對并完成采購交易行為,根據驗收單或品質數量檢驗報告,核對供應商交貨狀況,并對不良品設法加以處理。
9、內購與外購在采購管理之精神大致相同,惟外購程序必須透過出口程序及作業(yè)手續(xù)。
第三、采購員業(yè)務職責
一、尋找物料供應來源,并分析物料市場。
二、與供應商洽談,并安排工廠參觀,建立供應商(協(xié)力廠)之資料。
三、要求報價與進行議價。
四、獲取所需之物料。
五、查證進公司物料之數量與品質。
六、建立采購業(yè)務進行順遂所需要之資料。
七、了解市場趨勢,并搜集市場供給與需求價格等適切資料加以成本分析。
八、呆料與廢料之預防與處理。
第四、倉庫管理守則
⑴未經驗收之物料不得存于倉庫內。
⑵物料應依其種類、性質、體積、重量及流動性等排列整齊,放置適當之處,以便領用及查點。
⑶凡有危險易燃物品應特殊儲存,并應與其他物料隔離。
⑷凡屬儀器及特別貴重之物料,應儲存于箱內并予加鎖。
⑸物料儲存處所應保持清潔干燥,以免物料污染或受潮。
⑹物料之發(fā)放或領放,依照公司規(guī)定,無關人員不得任意進入倉儲區(qū)域,不按公司規(guī)定手續(xù)辦理者,物料不得出庫。
⑺倉庫不得攜入任何易燃物品,并禁止抽煙。
⑻倉庫內外附近,應備用消防設備,以策安全。
⑼倉庫應加強防衛(wèi),以防盜竊。
第五、進料驗收管理辦法
一、本公司對物料之驗收入庫均依本辦法。
二、協(xié)力廠商或供應商送交物料時必須填寫送貨單一式二聯(lián),詳細寫明送貨內容與訂購單據號碼,連同統(tǒng)一發(fā)票與所送交之物料送到物資倉庫之收料處。
三、收料員核對統(tǒng)一發(fā)票、訂購單與送貨單無誤后,再核對供應商資料卡是否有超交之現(xiàn)象。收料員在核對無誤后,在送貨單一式二聯(lián)上簽章,將第一聯(lián)送貨單退供應商以為送貨之憑證,第二聯(lián)收料員留存,之后將送貨單之內容轉記入供應商資料卡內。
四、收料員將進料驗收單之號碼抄錄在該物料貨品上,同時在送貨單上亦填入進料驗收單號碼、收料日期。
五、收料員根據送貨單第二聯(lián)填記進料驗收單一式三聯(lián),并載明下列各項目:⑴物料編號;⑵品名規(guī)格;⑶交貨者名稱;⑷統(tǒng)一發(fā)票號碼及年月日;⑸交貨數量;⑹實際接收數量;⑺訂購單號碼;⑻收料日期。
六、收料員若發(fā)現(xiàn)送來之物料混有其他物料或其他特殊情況,必須在進料驗收單接收狀況欄內書明,以為品管檢驗參考。
七、收料員于填入必要內容并核章后,將進料驗收單第一、二、三聯(lián)送物料計劃員。
八、物料計劃員根據進料驗收單在'物料訂購、運輸、接收記錄'上填記進料驗單編號、收料日期以及接收記量后將進料驗收單第一、二、三聯(lián)立即送往品質檢驗員。
九、品質檢驗后將合格品總數填入進料驗收單一至三聯(lián),經品質主管核章后,第一聯(lián)進料驗收單由進料
品質檢驗單位自存,并送物料計劃員登記良品總數,計算訂購余額于'物料訂購、運輸接收記錄'后將進料驗收單第一聯(lián)轉送帳料員,帳料員根據進料驗收單內良品總數轉記存量管制卡入庫數量欄,并填具入庫日期與進料驗收單號碼后存查。二至三聯(lián)送收料員將交貨實況填入供應商資料卡交貨資料各欄后,將進料驗收單二至三聯(lián)連同統(tǒng)一發(fā)票送倉儲員辦理入庫手續(xù)。
十、倉儲員核對物料數量與合格品總數是否相符,于安排物料進入倉庫后在進料驗收單二至三聯(lián)合格品實數欄蓋倉庫接收章,將進料驗收單二至三聯(lián)送請物料主管核章。
十一、物料主管核章后之進料驗收單第二聯(lián)送采購部門。
十二、進料驗收單第三聯(lián)連同統(tǒng)一發(fā)票送會計部門以為付款之憑證。
十三、外購品于采購組收到提單時立即將所附之發(fā)票影印一份給物料組,經物料計劃員登記入'物料訂購、運輸、接收記錄'后轉送收料員。于物料運達時,收料員根據影印之發(fā)票,核對入倉之外購品,并將交貨實況填入供應商資料卡,以下進料驗收程序與內購品處理程序相同。
十四、無論是向協(xié)力廠商或供應商采購之物料,送交倉庫決定驗收前,對該物料之價格、數量、品質、交期或其他交易條件與訂購單所載明之交易條件、采購規(guī)范相核對,以查驗該批物料允收或拒收,才給予驗收進倉。
驗收處理程序如下:
(一)先行檢查協(xié)力廠商或供應商所送來之各種發(fā)票、交貨證件是否齊全,交貨數量與訂購單或交貨單上所載數量有否誤差,如有誤差,不應該進一步加以驗收。
(二)運到物料卸入驗收地時,即應先核對包裝箱上所記載之收件人是否相符;物料名稱、數量與交貨證件所列是否相同;包裝是否完整(在運貨途中,是否被打開過);每箱物料之毛重與凈重是否與交證件相同……凡此種種均該逐一核對。發(fā)生誤差,立即注明清楚,并聯(lián)絡協(xié)力廠商(供應商)補足,必要時須沿請公證。
(三)開箱拆開包裝,物料內容與交貨文件應該核對物料名稱規(guī)范是否相符。對于所交物料有混淆或夾雜其他類似之物料或零件短缺,或零件破損不堪,均應加以注意,并將詳情寫在物料驗收單上,以為驗收工作處理當中之重要資料。
(四)依公司之規(guī)定在一定期內進行全檢或抽樣的工作。
(五)經進料驗收單位或委托其他檢驗單位試驗物料之品質,其結果寫在物料驗收單上。
(六)根據物料驗收單上品質檢驗之規(guī)定,判定該批物料為允收或拒收。
(七)如品質驗收合格,數量無誤,應即辦理登帳進庫,予以收貨。
十五、超交之物料以退回為原則,但得以考慮讓供應商寄存,而不作進料驗收之處理。
十六、收料員根據每天進料情形填寫物料外暫收品日報表,一式四聯(lián),第一聯(lián)收料員自存,第二聯(lián)送物料計劃員,第三聯(lián)送品管員,第四聯(lián)送采購員。采購員根據日報表,與物資主管商討對超交物料的處理辦法。
第六、倉庫盤點管理辦法
一、盤點之目的
(一)資產之管理
1、查明各項物品、材料、固定資產之可用程度,以達到有效利用資產的目的。
2、利用盤存、清點物品重新妥置庫存物品,使之和計數帳順序配合達到管理之目的。
3、核對現(xiàn)有存貨、固定資產等與帳上記載數目是否一致,以把握公司資產之準確性。
4、為下期生產(工程)計劃之依據。
5、最低與最高存貨量之把握。
6、不良品、呆滯品之發(fā)現(xiàn)。
(二)資料金額之確定
1、確定各項資產之真實價值,以利成本之計算。
2、據以編制資產、存貨之明細表。
3、精確計算利潤中心之利潤,以考核各中心之貢獻實績。
二、實施時間規(guī)定
每年實施二次:六月三十日及十二月三十一日。
三、人員組織
(一)公司派財務主管人員負責。
(二)物資部經理(或副經理)、采購人員。
(三)倉庫管理人員。
四、盤點報告
(一)負責人應將盤點明細表(只限材料、半成品數量表)繳交,以憑核對而利督導。
(二)盤點完畢當天應將全部盤點卡分類,依編號順序連同空白未用之盤點卡交給復檢人員交帳務員整理。
(三)各倉管員應于盤點后三日內造具盤點明細表三份,兩份送會計(造冊時請按計數帳、材料帳編號及盤點卡順序填寫),一份自存。
(四)負責人應將存貨、資產逐項檢驗,若有錯誤或遺漏之處應隨時會同財務部對其進行更正或復查。
第七、倉庫領料及發(fā)料管理辦法
物料由物資部根據工程(生產)計劃,將倉庫儲存之物料,直接向生產現(xiàn)場發(fā)放之現(xiàn)象,稱為發(fā)料。物料由生產部門現(xiàn)場人員在某項工程制造之前填寫領料單向物資部領取物料之現(xiàn)象稱為領料。
一、本公司材料、::零件領用、發(fā)放依本辦法辦理。
二、工程(生產)人員根據工程計劃所需填制領料單,核章后向物料倉庫之管理人員洽領物料。
三、物料管理人員接獲領料單后,一面核
對一面準備物料,將物料送往工程部門。
四、工程領料人員核對物料數量、規(guī)格與領料單相符,在領料單上簽收。
五、物料管理人員在無特殊情況時,備料與發(fā)料應優(yōu)先發(fā)料送往工程單位。
六、在備料發(fā)料過程中,發(fā)現(xiàn)物料短缺或待料情形,物料管理員必須立即采取行動,一方面將缺料情形告知采購部門,一方面向供應商催貨。若短缺之物料已進倉,物料管理人員應立即安排檢驗,將檢驗后之物料送往工程部門,無論如何嚴禁工程部門人員自行向進料檢驗人員領料,進料檢驗人員亦不得擅自發(fā)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