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生產設備使用管理制度
生產設備使用管理制度
1.目的作用
正確使用設備是保證設備正常運行,避免設備的不正常磨損或損壞,防止人身、設備事故的發(fā)生,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和大修周期,降低備件消耗,減少維修費用,確保生產正常進行的關鍵之一。因此,設備使用單位和生產操作者,必須嚴格按照設備使用規(guī)程,正確使用設備。為了加強該項工作的管理,確保設備使用規(guī)程能在公司范圍內認真貫徹實施,特制定本制度。
2.管理職責
2.1 各設備使用部門應嚴格按照《設備使用管理制度》的規(guī)定要求,加強對本部門設備的管理,在生產作業(yè)活動中貫徹好“設備使用規(guī)程”,認真抓好各設備在使用前、使用中和使用后的管理,將工作做細做扎實。
2.2 設備動力科應幫助和指導各車間制定和完善各種設備的使用規(guī)程,使之達到合理、規(guī)范的要求。平時要多深入到車間督察制度執(zhí)行情況,對違反設備使用規(guī)程的現象應及時給予糾正,并提出批評,情節(jié)嚴重者應通知其主管領導嚴肅處理。
3.設備使用規(guī)程的編制要點
3.1 設備使用規(guī)程應根據設備的性能參數和生產工藝的要求,制訂正確使用方法。它是生產活動中操作者必須執(zhí)行的法規(guī)。為此,認真編制好設備使用規(guī)程,是保證安全運行的前提。
3.2 每種設備都必須有具體的使用規(guī)程。
3.3 每種設備都應在投產前編寫好使用規(guī)程。
3.4 設備使用規(guī)程的內容,必須包括以下部分:
3.4.1 設備的性能參數。
3.4.2 交接班制度。
3.4.3 操作者應具備和做到以下四點: a.操作前的準備工作; b.操作順序; c.緊急狀態(tài)的處理; d.在使用過程中設備與人身安全注意事項。
3.5 操作前的準備工作
3.5.1 操作者必須專業(yè)培訓,持有操作證。凡新上崗的和尚未取得操作證的人員,必須在持有操作證的操作者的指導下方可操作。
3.5.2 設備啟動前,必須按使用規(guī)程的規(guī)定進行檢查。
3.5.3 生產線上或集體操作的設備,要熟悉和掌握開機前的聯系方法和內容
第2篇 分公司設備維修員安全生產責任制度
(1) 認真貫徹執(zhí)行國家和上級的安全生產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guī)和制度。
(2) 在主管領導下負責轄內設備維修工作。
(3) 參加制訂、修訂、完善本崗位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技術規(guī)程,并監(jiān)督檢查執(zhí)行情況。
(4) 負責追蹤檢查出設備隱患,并記錄在帳。
(5) 負責發(fā)現并消除設備故障,安排隱患故障整改處理具體日期,對隱患故障進行整改處理。
(6) 對因未檢查出的設備安全隱患造成的事故負責。
(7) 接受作業(yè)安全教育。
(8) 認識施工過程中所有可能出現的風險,并要求下屬班組做好班前、班中、班后安全檢查,做好檢查記錄。
(9) 正確使用安全防護用品及消防滅火器材。
(10) 在作業(yè)過程中嚴格按照操作規(guī)程作業(yè)。
(11) 有責任、有義務第一時間消滅身邊的安全隱患和事故苗頭,有責任、有義務無條件參加公司安排的搶險任務。
(12) 有權拒絕違章指揮及制止違章作業(yè),有權拒絕參加嚴重威脅個人人身安全的危險作業(yè)。
(13) 不傷害自己、不傷害他人、不被他人傷害。
第3篇 較大危險因素生產經營場所、設備設施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條具有較大危險因素的生產經營場所的確定:
1、有易燃、易爆發(fā)生火災危險的場所;
2、有易漏電、觸電傷人危險的場所;
3、有易高空墜落危險的場所;
4、有易發(fā)生噪音、輻射、高溫的場所;
5、其他容易致人傷害、發(fā)生事故頻率較高的場所。
第二條安全生產管理科應當在有較大危險因素的生產經營場所和有關設施、設備上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并在進行三級教育時應向員工如實告知作業(yè)場所和工作崗位存在的危險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應急措施。
第三條廠部購置設備的設計、制造、安裝、使用、檢測、維修、改造和報廢應符合國家和行業(yè)安全生產標準,并按照《設備管理制度》的要求對設備進行經常性維護保養(yǎng),定期檢測,保證正常運轉。維護、保養(yǎng)、檢測設備應做好記錄。由有關人員簽字。
第四條運輸、儲存、使用或處置易燃易爆危險物品應按照國家及省市區(qū)關于易燃易爆物品管理中的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
第五條制定設備操作規(guī)程,指導并督促員工按章操作。本廠制定的操作規(guī)程主要有:
1、×××安全操作規(guī)程
2、×××安全操作規(guī)程
3、×××安全操作規(guī)程
4、×××安全操作規(guī)程等
第4篇 大化電廠生產設備備品備件管理制度二
5 機組檢修備品備件管理內容和辦法
5.1 生技部每年9月15日前,根據機組年度運行健康狀況、重大技改修理項目計劃安排等因素,科學合理地制定下一年度(今冬明春)機組檢修計劃,報上級管理單位。機組年度檢修計劃應包含機組檢修性質、檢修天數及主要檢修項目等內容,詳見附表6。
5.2 生技部每年10月10日前,根據機組年度運行健康狀況、重大技改修理項目計劃安排、設備評級狀況、設備缺陷、技術監(jiān)控監(jiān)督檢查項目等,完成機組(含主變)年度檢修項目表的編制工作,并以文件形式予以下達。
5.3 機組檢修項目表公布后,檢修公司及班組應根據當前設備檢修備品備件庫存情況、機組檢修計劃及主要檢修項目、設備缺陷、設備評級、運行潛在問題、設備安全狀況、設備易損程度、歷年設備檢修經驗等,在10月25日前,完成年度機組檢修備品備件定額計劃的填報及部門匯總工作,報送生技部。
5.4 生技部每年10月30日前,完成年度機組檢修備品備件采購計劃的審核修訂,報總工程師審定,主管生產副廠長批準,11月份的第2個工作日前提交供應部按計劃采購。
5.5 機組年度檢修期間,考慮到機組運行健康狀況改變、計劃與實際的差異、機組檢修當中發(fā)現的重大缺陷等,可根據實際情況,適當補充機組年度檢修備品備件的數量及品種類型。報批手續(xù)仍為生技部審核,總工程師審定,主管生產副廠長批準。
5.6 檢修備品備件的采購、訂貨、加工以及到貨驗收等管理環(huán)節(jié),參照4.3條款和4.4條款組織實施。
5.7 檢修備品備件到貨驗收后,由檢修公司合理調度,原則上按“誰計劃誰領用”的辦法直接辦理領用手續(xù),提取相應的檢修備品備件。
5.8 檢修公司所提取出來的檢修備品備件,公司及班組都有責任做好妥善儲存及保管的職責和義務,要求參照4.5條款的相關內容,認真做好儲存及保管工作,做到檢修備品備件使用的可追溯性。
5.9 機組年度檢修結束,即每年4月30日前,檢修公司根據去冬今春機組檢修備品備件領用及實際使用消耗情況,形成總結報告,提交生技部。
5.10 對年度機組檢修剩余的備品備件,檢修公司及班組應參照4.5條款的相關內容,建立臺帳,認真做好儲存及保管工作。
5.11 每年5月20日前,生技部、總廠安監(jiān)部聯合組織相關管理人員,對檢修公司及班組各工器具房及備品備件倉庫進行一次專項檢查,進一步核實檢修備品備件領用、使用及匯報情況。
6 檢查與考核
第5篇 固定資產生產設備部分管理制度
(一) 管理制度
1、 全廠的設備固定資產由設備組負責管理。
2、 設備固定資產:單臺設備使用年限一年以上,購置價(出廠價、運雜費、安裝費、管理費等)在800元以上者列入設備固定資產。
3、 設備選型、安裝、移交使用,建檔封存,廠內部調劑、向礦申請更新改造、報廢、確定修舊方案由設備組負責。
4、 生產設備操作使用實行定人、定機、憑操作證上崗使用。
5、 未經設備組辦理及生產廠長同意,不得調整、變動設備的安裝 地點和使用條件。
6、 未經設備組辦理及生產廠長同意,不得改變設備的結構附屬裝置、電機等。
(二) 考核辦法
1、 無證或未經許可擅自使用設備者處30-50元扣款,造成設備損壞的,其修復費用由責任者承擔。
2、 擅自變動設備安裝地點位置者,除令其將設備放回原處外,處30-50元扣款,造成設備損壞的,其修復費用由責任者承擔。
3、 擅自改變設備原有的結構,附屬裝置電機等到,處30-50元扣款,恢復設備完好的費用由責任者承擔。
4、 不按要求使用設備,擅自改變設備的使用條件,除令其按要求使用,恢復原來的使用條件外,處30-50元扣款,造成設備損壞的,其修復費由責任者承擔。
5、 已被定人定機,有操作證的設備使用人,在其操作使用期間,如不愛護設備、違章操作、拼設備,造成設備損壞的,其修復費用責任者承擔。
第6篇 安全生產設施設備管理制度
為保證本廠生產設備安全使用和定期維修特制定本制度。
1、對本廠所有的生產設備,要求進行定期檢查,定期維修。
2、對需要電啟動的設備,主要檢查電路運行情況,電源接觸是否良好,有無漏電現象,各部件是否損壞,發(fā)現問題,應立即停機維修。
3、對臺秤、天平、卡尺等計量器具主要檢查其精確度,一般半年請計量局專業(yè)人員維修一次。
4、對安全設施水泵、消防水袋、消防栓要求一月檢查一次。
5、消防水桶要求一人一個,并長期蓄存好清水。
6、嚴禁私拉、亂接電源,亂使用電器設備。
7、廠內砍刀、安全帽等滅火工具必須專人管理,及時更換或補充,不得做擺設,搞形式。
8、本制度有專職安全員負責監(jiān)督執(zhí)行。
第7篇 公司特種設備安全生產會議制度
公司特種設備安全生產會議制度
1、為了及時了解、掌握各時期的安全生產情況,加強安全生產管理,積極知道、主動地做好預防措施,確保安全生產,必須認真貫徹安全生產會議制度,至少應每月召開一次安全會議,督促檢查特種設備的安全使用工作。
2、會議內容以特種設備安全為主,具體包括以下幾方面:
(1)了解特種設備的安全情況,存在的問題和注意事項,布置下一步特種設備安全生產等工作。
(.2)學習特種設備安全規(guī)章制度、安全操作規(guī)程等知識,傳達上級部門的有關通知、文件精神。
(3)通報特種設備違章違紀、先進事跡。不良現象和不安全行為。
3、會議召集者在開會之前,應做好有關資料準備工作,會議上要討論研究解決的問題應列出,重要會議會后要下發(fā)會議紀要。
第8篇 安全生產設施設備檢修保養(yǎng)管理制度
1 目的
為了使生產設施處于安全、可靠、長周期、滿負荷運行,對生產設施進行有效控制,確保職工生命財產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2 適用范圍
適用于本公司生產過程中所有生產設施
3職責
3.1 生產技術副總經理助理主管公司生產設施安全管理工作,負責審定有關生產設施的安全規(guī)章制度、管理辦法。
3.2設備動力部門負責公司生產設施的管理。
3.3 技術部門和設備部門負責公司的生產設施大修計劃(含安全設施檢修計劃)、報生產技術副總經理審批,列入公司生產經營計劃。
3.4 供應基建部和技術部負責公司生產設施安裝的基礎工作。
3.5 安全科對生產設施安全運行進行監(jiān)督、檢查、并參加鍋爐、壓力容器安全附件的定期調試,參與重大設備事故的調查工作。
3.6 設備動力部門負責公司設備的檢驗、測量和試驗設施的維護、保養(yǎng)、并定期進行校驗。
4 控制程序
對本公司生產過程中生產設施使用、維護、備件管理,除應嚴格按照本制度執(zhí)行,還應遵守以下制度:
a.《青銅峽市瑞祥建材有限責任公司特種設備管理制度》
b.《青銅峽市瑞祥建材有限責任公司生產設施拆除和報廢管理制度》
4.1 生產設施的建設
4.1.1 生產設施建設中的安全設施應符合國家法律、法規(guī)和相關技術標準,并與建設項目的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三同時”)。
4.1.2 公司建設生產設施,應對項目建設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初步設計、總體開工方案、開工前安全條件確認和竣工驗收六個階段,按國家有關規(guī)定進行規(guī)范管理。
4.1.3 生產設施建設中的變更管理嚴格執(zhí)行變更管理制度,履行變更程序,并對變更全過程進行風險管理。
4.1.4 積極采用先進的、安全性能可靠的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和新材料,匯報公司技術研究研發(fā)部和公司技術總工進行研究,不斷改善安全生產條件,努力提高安全生產技術水平。
4.2 設備采購
4.2.1 設備的采購應嚴格按照相關管理規(guī)定執(zhí)行。
4.2.2 特種設備的安全附件、安全設施嚴格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guī)采購。
4.2.3 新增、更新設備入廠,需進行驗收工作:包括外觀、出廠資料、安全附件、檢測和測量報告等。
4.2.4 新增、更新設備試車前應進行安全附件、檢測,并進行風險分析,同時進行試車驗收。
4.3生產設施的使用
4.3.1 設備動力部門應建立全公司生產設施臺賬。
4.3.2 設備專業(yè)負責人要對各工段的設備進行管理。
4.3.3 設備專業(yè)負責人對安全生產設施每月檢查一次,并記錄。
4.3.4 設備專業(yè)負責人根據檢查情況提出維護保養(yǎng)計劃,由技術部門列入檢修計劃中。
4.3.5 安全設施如安全閥、壓力表、溫度計(表)、液位計、泄漏檢測裝置、防雷接地等應按國家有關法律、法規(guī)執(zhí)行維護檢修。
4.3.6 安全設施檢修后,不得隨意拆除,必須完整恢復。
4.3.7 生產場所應根據化學品種類、特性不同分別設置相應安全設施。
4.3.8 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氣體場所應設置泄漏報警裝置。
4.3.9 重大危險源應設置防曬裝置、噴淋裝置、防火設施、處理回收裝置。
4.4 特種設備嚴格按照特種設備管理制度執(zhí)行,建立特種設備檔案。
4.4.1 每年大修計劃中應制定特種設備年檢計劃。
4.4.2 特種設備使用必須辦理使用證。
4.4.3 特種設備操作人員必須經培訓、考試合格并辦理作業(yè)證,方可上崗作業(yè)。
4.5 監(jiān)視和測量設備按《山東德裕煤化有限公司監(jiān)視和測量設備管理制度》管理。
4.5.1 嚴格按照監(jiān)視和測量設備有關法律、法規(guī)制定相應的校定、檢驗計劃,并記錄。
4.5.2 制定相應的監(jiān)視和測量設備檢修計劃,并定期維護保養(yǎng)。
4.6 電氣
4.6.1 凡基建、擴建、和技改等工程項目需增加用電負荷的,使用時均應辦理用電申請。
4.6.2 電氣設施檢維修、停送或倒閘操作,必需嚴格執(zhí)行《臨時用電和電氣檢修作業(yè)安全管理制度》。
4.6.3 臨時用電必需辦理用電申請,其用電設施和線路,必須符合安全用電的技術要求。
4.6.4 電氣作業(yè)必須持證上崗。
4.7 生產設施的維護保養(yǎng)
4.7.1 實行專機專責制和包機制,做到“臺臺設備、條條通道、個個閥門、塊塊儀表”有人負責。
4.7.2 操作人員應對所使用的設備做到“四懂”(懂結構、懂原理、懂性能、懂用途)、“三會”(會使用、會維護保養(yǎng)、會排除故障),并經考核合格,方可上崗。
4.7.3 操作人員必須做好下列工作:
a.嚴格按照操作規(guī)程進行設備的啟動、運行、停車;
b.堅守崗位,嚴格執(zhí)行巡回檢查制度,認真填寫設備運行記錄;
c.認真做好設備潤滑工作;
d.嚴格執(zhí)行交接班制度;
e.保持設備整潔、及時消除跑、冒、滴、漏現象;
4.7.4 操作人員發(fā)現設備、管道有異?,F象,應立即檢查原因,及時反映,在緊急情況下,應采取果斷措施或立即停車,并上報主管部門和技術部門,不排除故障不得盲目開車,未處理的缺陷要記錄在交接班記錄上,并向下一班交代清楚。
4.7.5 檢維修人員要明確分工,對分工負責包干的生產設施做到:
a.定時、定點檢查,主動向操作工了解設備運行情況;
b.發(fā)現缺陷及時消除,不能立即消除的缺陷,要詳細記錄,并及時上報;
c.按質按量完成檢維修任務;
4.7.6 所有備用設備應有專人負責定期檢查維護,注意防腐、防潮、防塵,對于傳動設備應定期進行試車和切換,使所有備用設備處于良好狀態(tài);
4.7.7 未經主管部門批準,不能將配套設施拆件使用。
4.7.8 認真做好維護保養(yǎng)記錄,記錄中應包括:檢維修人員、驗收人員、日期等。
5相關文件、記錄
5.1《安全設施臺賬》
5.2《安全設施檢查、維護、保養(yǎng)記錄》
第9篇 某企業(yè)生產設備管理制度
生產設備是企業(yè)固定資產主要的組成部分,是企業(yè)生產能力的基礎。為了確保國家財產的完整,充分發(fā)揮設備的效率,對所有生產設備必須嚴格管理和監(jiān)督,做到科學管理、正確使用、合理潤滑、精心維護、定期保養(yǎng)、計劃檢修,防止非正常的磨損和損壞。
一、操作工使用設備必須遵守“五項紀律”及做到“三好”“四會”。
五項紀律
1.憑操作證使用設備,嚴格遵守操作規(guī)程。
2.管理好工具附件,不得遺失。
3.不準在設備運轉時離開設備,發(fā)現異常情況立即停查,自己處理不了的故障應及時報告主管科室。
4.不準擅自拆卸零部件當作它用。
5.遵守交接班制度,做好清潔、潤滑工作,做到不做好潤滑工作不開車,不做好清潔工作不下班。
“三好”
(一)管好:
1.操作者對所有使用設備負保管責任,不經領導和本人同意,不準別人動用自己使用的設備。
2.操作者對設備及附件或其它裝置保持清潔、完整無損。
3.設備開動后,不準擅離工作崗位。
4.認真做好設備運轉臺帳記錄和日常點檢記錄。
5.認真做好交接班,并詳細準確填好交接記錄。
(二)用好:
1.嚴格執(zhí)行操作規(guī)程,嚴禁精機粗用和超負荷使用設備,更不準拚設備(特殊情況需經主管科和廠部領導同意后使用。)
2.堅持做好日常維護保養(yǎng),做到每天一小擦,每周一大擦,并經常清洗油氈、油線,保證設備無油垢、無鐵屑、無雜質臟物,各油孔清潔暢通。
(三)維護好:
1.熟悉設備的轉動系統(tǒng)和結構性能,掌握設備操作原理,經常保持設備處于良好狀態(tài)。
2.能排除設備的一般常見故障,以及進行局部的精度調整,在維修人員的幫助下,逐步掌握更多的修理技術。
3.按時認真進行設備的一級保養(yǎng),配合維修工進行的二級保養(yǎng)。設備大修時,參加拆卸、總裝和試車工作。
四會
(一)會使用:
1.操作者應嚴格遵守操作規(guī)程,熟悉各操作手柄的使用方法,變速時應停車,防止發(fā)生設備事故和喪失設備的精度。
2.對新設備或未操作過的設備,在操作前應先熟悉設備性能及操作機構的作用,在確有把握時,方可上機操作。
3.熟悉設備性能和加工范圍,能選用合適的切削用量或工作負荷,發(fā)揮設備的最大效能,熟悉加z12t藝,能選用合適的工具和刀具及其它輔助裝置。
第10篇 設備安全生產檢修工作制度
1.檢修前各單位要成立檢修指揮部,對檢修實行統(tǒng)一領導,統(tǒng)一指導,各種機具的調配,其成員明確分工,各負其責。
2.停工檢修項目應做到五定,即定檢修方案、定檢修人員、定安全措施、定檢修質量、定檢修進度。
3.詳細檢查檢修所用施工機具、材料、設備是否符合安全技術要求,安全保險裝置是否齊全完好,靈敏可靠,并做好種類機具、材料、設備的擺放布局。
4.裝置停工檢修必須制訂停工、檢修、開工方案,及其安全技術措施。重大技術措施、安全措施及檢修項目需有主管安全經理簽發(fā)的安全檢修方案。
5.凡進入現場檢修的人員,檢修前要進行安全教育,做到組織、思想、措施三落實,特別對外來工、新工人、臨時工、民工要進行重點教育,進入項目作業(yè)時,單位要進行第二次安全教育,并做記錄,造冊登記。
6.生產裝置停工前擬定有關停工檢修安全管理工作的措施,制定管理制度,落實停工檢修安全措施。
7.聘請外單位檢修項目在簽訂合同時,必須同時簽訂安全施工措施保證書,規(guī)定施工單位對承包檢修項目安全工作負全責。嚴格執(zhí)行所在單位安全管理規(guī)定。接受所在單位安全技術部門的統(tǒng)一監(jiān)督檢查。
8.聘請外單位檢修的項目,發(fā)包單位必須指定專人負責向外來施工單位各類人員做好檢修項目安全措施技術交底。
9.動火票審批人必須親臨現場,逐項落實防火措施,方可簽發(fā)動火票,一張動火票只限一點,每張動火票不準超過24小時。
10.動火前防火監(jiān)護人,動火人要逐條落實動火票上的措施,確信無誤方可動火,動火時監(jiān)護人不得離開動火點。
11.生產裝置停工檢修必須做到:
11.1吹掃管線,并做記錄;
11.2專人負責加設盲板,并做記錄;
11.3將檢修現場劃分成區(qū)域,專人負責防火;
11.4專人負責排污檢查;
11.5區(qū)域防火負責人負責各種下水井、明溝堵蓋工作。
12.工作現場嚴禁吸煙,嚴禁用汽油、香焦水等清洗零件及污物,嚴禁穿不符要求的服裝進入現場。
13.下水井、電纜溝等要有安全標志,夜間要設安全燈。
14.檢修現場臨時照明不得隨意架設,必須有安全部門批示,專人架設。
第11篇 機械設備安全生產管理制度
1 目的
為加強設備的安全生產管理,提高公司設備管理人員和操作人員的安全生產意識,保障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損失,特制定本制度。
2 適用范圍
適用于本公司管理的、機械、動力等設備的安全生產管理。
3 管理職責
技術生產部負責整個公司的設備安全生產管理工作,貫徹執(zhí)行上級有關安全生產的方針政策和各項規(guī)定,組織和實施公司的設備安全生產宣傳教育活動,開展設備操作者的理論和技能培訓工作,努力提高其安全生產意識;定期開展設備的安全生產檢查。負責設備安全生產的調查和處理;協(xié)助公司安全生產領導小組做好各項安全生產管理工作。
4 工作程序
4.1 基礎管理
4 .1.1 設備操作人員必須持有效證件才能操作相應設備,專用設備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并經管理處設備科同意后才能操作相應設備。
4.1.2 特種車輛的操作人員、電工必須經過專門培訓,取得有關部門核發(fā)的特種作業(yè)操作證才能上崗。
4.1.3 設備操作人員必須遵守相應設備的安全操作規(guī)程。
4.1.4 設備操作人員必須遵守本單位有關設備管理的辦法、制度和規(guī)定。
4.1.5 技術生產部要經常利用各種會議、書刊、標語等形式宣傳黨和國家關于機械設備安全生產的方針、政策、法規(guī)、法令以及機械設備安全生產技術知識和標準。
4.1.6 技術生產部每月定期組織設備操作人員進行安全學習,并做好記錄,督促操作人員遵守安全操作規(guī)程和安全生產制度,參加各種安全生產活動。
4.2 責任事故范圍
4.2.1責任機械事故:凡下列原因引起的機械非正常損壞或損失,造成機械技術性能下降,使用壽命縮短均屬責任事故。
a)不按規(guī)定加注(更換)潤滑油、冷卻液,造成設備損壞的。
b)因能檢查到的部位(螺絲、螺母、銷釘、鍵及連接桿)松動、脫落而造成設備損壞的。
c)由于外部因素(工具、螺絲、雜物)等物件遺落在設備內而影響設備正常運轉,造成設備損壞的。
d)設備運轉超過核定速度或核定載荷,造成設備損壞的。
e)違反設備安全操作規(guī)程,違章操作造成設備損壞的。
f) 非本設備定崗人員操作設備,造成損壞的。
g)設備在運轉中發(fā)現異?,F象而不停機檢查排除隱患,造成設備損壞的,或操作人員擅自離開崗位,不能及時發(fā)現事故隱患,造成設備損壞的。
h)設備管理員及維修人員在設備檢查中發(fā)現事故隱患,設備操作人員接到通知后不及時排除造成設備損壞的。
i)指揮人員或主管領導強迫工人違反機械性能或操作規(guī)程進行危險作業(yè),使機械在惡劣環(huán)境中工作造成設備損壞的。
j)設備自然事故隱瞞或拖延不報者,經檢查發(fā)現后按責任事故處理。
4.2.2 非責任事故,凡因自然災害或不可抗拒的外界原因而因設計、制造等先天缺陷,而又無法預防和補救所造成的事故,屬非責任事故。
4.3 責任事故分類
4.3.1 根據事故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機械事故分為:
a)一般事故:直接經濟損失價值5000元(含)以內;
b)大事故:直接經濟損失價值在5000~20000元;
c)重大事故:直接經濟損失價值在20000元以上。
4.3.2、成的直接經濟損失或人員傷亡,交通事故分為:
a)輕微事故:一次性造成輕傷1~2人,或直接經濟損失不足1000元;
b)一般事故:一次性造成重傷1~2人,或輕傷3人以上,或直接經濟損失不足3萬元;
c)重大事故:一次性造成死亡1~2人,或重傷3人以上10人以下,或直接經濟損失在3~6萬元之間;
d)特大事故;一次性造成死亡3人以上,或重傷11人以上;或者死亡1人,同時重傷8人以上;或者死亡2人,同時重傷5人以上;或直接經濟損失6萬元以上。
4.4 事故的調查
4.4.1 發(fā)生設備機械事故,操作員應立即停機,保護現場并報告設備管理人員及單位領導,設備管理人員必須及時到現場。如涉及人身傷亡或事故損失有可能擴大的情況,應首先組織搶救。
4.4.2凡發(fā)生事故應在8小時內報有關管理部門,發(fā)生重特大事故在2小時內報有關管理部門。
4.4.3 事故發(fā)生后,設備管理人員要及時召集有關人員進行現場檢查和周密調查,聽取當事人和旁證人的申述,詳細記錄事故發(fā)生的有關情況及造成后果,作為分析事故的依據。
4.4.4 發(fā)生機械大事故及一般交通事故,設備部應會同有關人員到事故現場進行事故調查與分析。
4.5事故的分析
4.5.1 對于發(fā)生的責任事故必須按照“四不放過”原則(即事故原因沒有分析清楚不放過;事故當事者和干部、群眾沒有受到教育不放過;沒有切實可行的防范措施不放過;責任人未受處理不放過),認真進行分析和處理。
4.5.2 事故分析的基本要求:
a)要重視并及時進行事故分析。分析工作進行得越早,原始數據越多,分析事故原因的根據就越充分。要保存好分析的原始數據。
b)如需拆卸發(fā)生事故的機械部件時,要避免使零件在產生新的損傷或變形等情況發(fā)生。
c)分析事故時,除注意發(fā)生事故部位外,還要詳細了解周圍環(huán)境,多訪問有關人員,以便得出真實情況。
d)分析事故應以損壞的實物和現場實際情況為主要依據,進行科學的檢查、化驗等多方面的因素和數據仔細分析判斷,不得盲目推測,主觀臆斷。
e)事故發(fā)生往往是由多種因素造成的,分析時必須從多方面進行,確有科學依據時才能做出結論,避免由于結論片面而引起不良后果。
f)凡發(fā)生事故,必須在24小時內填寫《事故報告》報有關,發(fā)生重特大事故必須在10小時內填寫《事故報告》報有關管理部門。
g)凡隱瞞事故不報或拖延上報時間,破壞現場阻礙調查和處理,一經發(fā)現,從重處罰,并追究相關人員責任。
4.6 責任追究
4.6.1 屬責任事故且有經濟損失的,責任人要按事故造成直接經濟損失的10%進行賠償,賠償最高金額為5000元,另外根據事故性質分類和責任大小分別作出其它經濟處罰、行政處分直至追究法律責任,經濟賠償和經濟處罰之和最高不超過事故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
4.6.2 機械事故
a)一般事故:取消1個月浮動工資及獎勵資格(聘用人員取消1個月的績效獎勵及評獎資格)。
b)大事故:取消z個月浮動工資及獎勵資格(聘用人員取消2個月的績效獎勵及評獎資格)。
c)重大事故:取消3個月浮動工資及獎勵資格(聘用人員取消3個月的績效獎勵及評獎資格)。
4.6.3事故處理結束后,設備部負責填寫《事故調查及處理記錄》。
2.3 安全生產檔案管理制度和操作規(guī)程
2.3.1、為加強公司安全生產檔案管理工作,有效地保護和利用安全生產檔案,特制訂本制度。
2.3.2、本制度所稱的安全生產檔案是指過去和現在的公司各級部門及員工從事安全生產工作中所直接形成的對企業(yè)有保存價值的各種文字、圖表、賬冊、憑證、報表、技術資料、電腦盤片、聲像、膠卷、榮譽實物、證件等不同形式的歷史記錄。
2.3.3、公司各部門、員工都有保護安全生產檔案的義務。
2.3.4、安全生產檔案工作由公司總經理統(tǒng)一領導,綜合部負責接收、收集、整理、立卷、保管,并監(jiān)督各部門的安全生產檔案管理工作。
2.3.5、綜合部應逐步完善安全生產檔案管理制度,確保檔案安全和方便利用,采用科學手段,逐步實現檔案管理現代化。
2.3.6、整理辦法:
1、方法:以問題特征為主,立小卷,一事一卷。
2、步驟:
a、收集
文書檔案:當年立前一年的卷,并預立當年的卷。企業(yè)科技檔案類:立竣工工程卷,未竣工工程資料整理成冊。
b、整理:根據分類和成立時間整理。
c、立卷:區(qū)分不同價值確定保管期限分永久、長期、短期。
2.3.7、過程管理:
1、屬于公司保管的安全生產檔案:公司各部門的資料員做好平時文件的預立卷工作,并在事件結束后或在每季第一個月的十日前將上季需歸檔的預立卷的文件整理成冊移交辦公室保管,任何人不得據為己有。
2、屬于部門保管的安全生產檔案:在每季第一個月十日前匯編成冊上報綜合部,各分級保管者在每年的二月十日前將安全生產檔案總目錄、預立卷材料的目錄交綜合部。
2.3.8、監(jiān)督:
綜合部根據各部門和各部門上報的安全生產檔案總目錄、預立卷材料的目錄,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檢查,來監(jiān)督各部門及各部門安全生產檔案的管理工作。
2.3.9、銷毀:
須報總經理批準,銷毀時應有兩人以上負責監(jiān)銷,并在清單上簽字。
2.3.10、公司安全生產檔案的分類及編號:
指定資料員經綜合部培訓后,按有關分類及編號要求操作。2.3.11、在業(yè)務中對外簽署的各種涉及安全生產的經濟合同
《合同管理規(guī)定》處理。
2.3.12、借閱:因公司需要借閱安全生產文檔的,應填好檔案查閱單,員工不得將安全生產檔案隨意外帶,確因工作需要外帶,需辦理檔案外借手續(xù),經綜合部核準后,方可帶出,用畢即歸還。閱檔人對所借閱檔案必須妥善保管,不得私自復制、調換、涂改、污損、劃線等,更不能隨意亂放,以免遺失。
2.3.13、公司所有有價值的安全生產檔案如:文件、報表、考數字化處理和保存。
2.3.14、各部門應盡量采用電腦管理和工作,便于檔案資料的數字化處理和保存。
2.3.15、對存入電腦的有關安全生產的資料、檔案,按《計算機管理辦法》管理。備份盤與源盤應分開存放。
2.3.16、有下列行為之一,據情節(jié)輕重,給予50-500元扣薪處理,若構成犯罪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1、毀損、丟失或擅自銷毀安全生產檔案。
2、擅自向外界提供、抄摘安全生產檔案。
3、涂改、偽造安全生產檔案。
4、未及時上報歸檔或管理不善的檔案管理者。
5、未按手續(xù)就借閱、外帶者或越級查閱者(檔案管理者同罰)。
2.4、安全會議制度和操作規(guī)程
安全例會是安全管理工作的好傳統(tǒng),是有效的安全工作方法,堅持安全例會制度是做好安全工作的保證,制度內容如下:
2.4.1、公司的安全工作例會,由安全辦公室主任召集,分管領導主持召開,所屬部門領導、安全員參加。會議應分析安全形勢,講評安全工作情況,傳達上級有關指示和會議精神,學習安全工作的有關文件和法律法規(guī),布置下一階段安全工作任務。
2.4.2、公司下屬各部門每月由其領導主持,獨立召開全體員工安全生產例會,通報各方面安全生產情況,指出整改問題,不斷教育員工,增強安全意識。員工不能缺席,做好簽到記錄和會議記錄。
2.4.3、公司安全例會由公司安全辦負責組織召開,時間定為每月5日(逢休假日順延下周二)下午4:45~ 5:45。
2.4.4、安全工作例會的內容以會議形式為主,主要是通報、分析事故案例和學習交通法規(guī),傳達上級文件和指示精神,電化教育、圖片展,請專業(yè)人員講學等,以提高員工的安全思想意識。
2.4.5、對不按時參加例會學習的員工,當月公司應安排時間隨時給少數人或個別人進行補課學習,并適當采取強制學習措施。
2.4.6、對長期不參加安全學習或不愿接受安全教育的員工,公司將進行通報批評,并根據規(guī)定扣罰其安全保證金。
第12篇 燒結廠生產設備設施報廢管理制度
為保證生產設施的運行、檢維修、拆除和報廢過程的安全,確保燒結廠安全生產,特制定本制度。本制度使用于燒結廠內所有生產設施的拆除和報廢管理。
一、職責
1、機動科負責對生產設施運行、檢維修、拆除和報廢方面的安全管理。
2、生產設施的檢維修、拆除和報廢由機動科負責。項目負責人應對檢修、拆除和報廢安全工作負全面責任,并指定專人負責整個作業(yè)過程的安全工作。
3、安全監(jiān)督科、機動科負責對該制度執(zhí)行情況進行抽查。
二、生產設施的安全拆除和報廢管理
1、拆除工程施工前,拆除部門應該對拆除設備的現狀進行詳細調查,編制拆除方案,落實控制風險,經聯合簽字批準偶,方可施工。較簡單的拆除工作,也要制定切合實際的安全措施。
2、拆除工程的施工必須在工程負責人的統(tǒng)一領導下和監(jiān)督下進行。
3、拆除工程在施工前,應將電線、水、供熱設備等相連接部分切斷。
4、生產設備中若有易燃、易爆等危險化學品介質的,應先清洗干凈,經化驗分析驗收合格后方可動火拆除。
5、從事拆除工作的時候,應該有腳手架或者其它穩(wěn)固的結構部分方可操作。
6、拆除和報廢生產設備時,由機動科現場確認后簽署意見,報倉領導批示,報批后辦理報廢。
7、如發(fā)現特種設備存在嚴重隱患,無改造、維修價值,或者超過安全技術規(guī)范規(guī)定的使用年限,使用部門應及時按相關規(guī)定予以報廢。由公司向原登記的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督管理部門辦理該設備的注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