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cca2102:2008成本管理體系要求文件標準解釋
cca2102:2008《成本管理體系要求》標準解釋:文件
4.3.1總則
標準條文
組織應以適當?shù)拿浇?如:紙或電子形式等)建立并保持成本管理體系文件,這些文件包括:
a)成本戰(zhàn)略和戰(zhàn)略實現(xiàn)規(guī)劃;
b)成本管理手冊;
c)本標準所要求的程序文件;
d)規(guī)定成本水平的文件;
e)為確保成本發(fā)生過程得到有效控制和保持所需的文件;
f)本標準所要求的成本記錄。
對上述這些文件的建立應切實考慮成本控制和成本保證的必要性,文件的數(shù)量應盡可能少。
注1:本標準出現(xiàn)“文件化的程序”之處,即要求組織建立該程序,形成文件并加以實施和保持。
注2:文件是高附加值的知識產權,編寫成本管理體系文件是成本管理高增值的活動,體系文件作為一種軟實力,并不是提高成本因素,而是成本優(yōu)勢。
目的和意圖
成本管理體系文件是成本管理體系運行和實施的依據。本條款規(guī)定了成本管理體系文件的范圍、層次結構和制定這些文件的要求。
理解要點
●文件(cca2101:2008第2.8.1條)是信息及其承載媒體。文件可以是紙張、計算機磁盤、光盤或其他電子媒體,照片或標準樣品,或他們的組合。在成本管理體系中,文件是策劃的結果,是成本管理的行為準則和活動的依據,它能夠指導和促進成本管理與控制活動的健康發(fā)展,是組織有效實施成本管理的前提條件和必要手段。組織應建立和保持成本管理體系文件,這些成本管理體系文件包括:
a)成本戰(zhàn)略和戰(zhàn)略實現(xiàn)規(guī)劃是描述成本戰(zhàn)略和實現(xiàn)成本戰(zhàn)略的文件。
b)成本管理手冊;
――成本管理手冊(cca2101:2008第2.8.3條)是指規(guī)定組織成本管理體系的文件。
注1:為了適應組織的規(guī)模和復雜程度,成本管理手冊在其詳略程度和編排格式方面可以不同。
注2:成本管理手冊可稱為“成本手冊”或“成本控制手冊”。
――成本管理手冊是組織依據cca2102:2008標準的要求,并針對組織的性質、規(guī)模、產品或服務的特點而編制的成本管理體系總體性描述文件,是組織實施和保持成本管理體系的依據,同時也是評價組織成本管理有效性的重要依據。通過成本管理手冊可以向全社會及相關方展示組織的成本管理意圖和宗旨,證實成本管理體系的存在和運行情況。
――成本管理手冊規(guī)定了成本管理體系的基本結構和成本管理體系過程的基本要求及其相互關系,是組織實施和保持成本管理體系的綱領性文件和法規(guī)性文件。
――成本管理手冊作為組織向內部和外部提供成本管理體系整體信息的文件,可以描述和覆蓋成本管理體系活動的要點,但不能描述成本管理體系活動的細節(jié);成本管理手冊可以引用程序,但不能被程序所替代。
――成本管理手冊必須經組織的最高管理者批準發(fā)布,全體人員要認真學習、領會,并堅決貫徹執(zhí)行。
c)本標準所要求的程序文件;
――程序(cca2101:2008第2.5.6條)是為進行某項活動或過程所規(guī)定的途徑。程序可以形成文件,也可以不形成文件。當程序形成文件時稱為書面程序或形成文件的程序或文件化的程序。含有程序的文件可稱為程序文件。
――程序文件屬于成本管理體系中的第二個層次文件,是組織實施成本管理體系并規(guī)范組織成本管理行為的重要管理文件,也是成本管理手冊的支持性文件,與手冊相比,程序文件更為具體的規(guī)定了實施成本管理工作的程序、方法和要求。成本管理體系程序文件是為進行成本管理活動或過程所規(guī)定的途徑。這個途徑應該是組織從事成本管理活動或過程的最簡潔和最有效的,任何煩瑣和復雜的程序都不是成本管理體系所期望的。
――成本管理體系程序文件的內容一般包括:目的、范圍、職責和權限、工作或活動程序、支持性文件和形成的記錄等。
d)規(guī)定成本水平的文件;
――規(guī)定成本水平的文件通常包括:成本目標、成本計劃和成本動量標準等。
――成本目標一般規(guī)定在成本管理手冊中;成本計劃(cca2101:2008第2.8.4條)是指規(guī)定計劃期內成本水平的文件。成本動量標準(cca2101:2008第2.8.9條)是指闡明成本動量要求的文件。
――規(guī)定成本水平的文件屬于成本管理體系中的第三個層次文件,是組織成本發(fā)生和所要達到的成本水平的依據,是規(guī)范組織成本發(fā)生行為的重要管理文件,也是成本管理手冊的支持性文件。
e)為確保成本發(fā)生過程得到有效控制和保持所需的文件;
――為確保成本發(fā)生過程得到有效控制和保持所需的文件通常包括:流程和作業(yè)標準、成本改進方案、成本放行的準則、選擇、評價和認定供方的準則等。
――為確保成本發(fā)生過程得到有效控制和保持所需的文件,屬于成本管理體系中的第三個層次文件,是組織控制成本發(fā)生過程的依據,是規(guī)范組織成本發(fā)生過程和行為的重要管理文件,也是成本管理手冊的支持性文件。
f)本標準所要求的成本記錄。
――記錄(cca2101:2008第2.8.6條)是指闡明所取得的結果或提供所完成活動的證據的文件。
――本標準所要求的成本記錄(見cca指南)。
●上述這六類成本管理體系文件分為三個層次(見下圖)。即第一層為成本管理手冊,其目的是按規(guī)定的成本戰(zhàn)略方針和目標以及適用的標準描述成本管理體系,是成本管理體系的綱領性文件;第二層為成本管理體系程序文件,其目的是描述為實施成本管理體系要素所需要的各職能部門的活動,是提供如何完成活動的一致信息的文件;第三層為其他操作性的成本控制文件。
成本管理體系文件層次
●在確保成本發(fā)生過程得到控制的條件下,文件的數(shù)量應盡可能少,以防止提高管理成本。組織所建立的成本管理體系是一個文件化的成本管理體系。這個文件化的成本管理體系其文件是大量的,這就給成本管理帶來了一定的難度,特別是文件管理。為了降低管理的難度和管理的成本,所以成本管理體系要求文件必須盡可能少。
●組織在實施成本管理的過程中不是說所有的活動(問題)都用文件加以規(guī)定,如果當沒有文件就不能控制和保證成本時,那么組織就應考慮建立文件,并用文件進行控制;如果當沒有文件也能控制和保證成本時或不影響成本水平時,那么組織就可以不建立這個文件。也就是說對組織的某項活動當人員意識和能力能夠保證成本時,組織可以不建立文件。所以,組織
不應將所有的活動(問題)都用文件來控制。
●對上述這六類成本管理體系文件應切實考慮成本控制的必要性。
●本標準出現(xiàn)“文件化的程序”之處,即要求組織建立該程序,形成文件并加以實施和保持。本標準所要求形成的程序文件一般有:
――《文件控制程序》;
――《記錄控制程序》;
――《產品成本設計控制程序》;
――《成本計劃控制程序》;
――《資源預算控制程序》;
――《成本風險控制程序》;
――《成本核算控制程序》;
――《成本管理體系審核控制程序》;
――《不合格控制程序》;
――《預防和糾正措施控制程序》;
――《提高成本因素控制程序》。
●文件是高附加值的知識產權,編寫成本管理體系文件是成本管理高增值的活動,體系文件作為一種軟實力,并不是提高成本因素,而是成本優(yōu)勢。
●文件的作用和價值。文件的價值是傳遞信息、溝通意圖、統(tǒng)一行動。在成本管理體系中的職責控制、文件控制、記錄控制、成本動量控制、作業(yè)控制、成本風險控制、資源預算控制、成本計劃控制、成本放行控制、成本核算控制、體系審核控制、不合格控制、糾正和預防措施控制、提高成本因素控制等方面,使用文件均具有動態(tài)的高增值的作用,適宜的文件具有以下具體用途:
――提供產品成本水平的依據。
――提供成本發(fā)生過程的依據。
――提供評價成本管理體系有效性和持續(xù)的適宜性的依據和/或證據。
――提供降低成本和保持成本水平的依據。
――提供保持可追溯性、糾正和預防措施的依據和/或證據。
――提供適宜的培訓。
――滿足要求和成本持續(xù)改進。
與其他要素條款間的相互關系
第2篇 cca2102:2008成本管理體系要求成本分析標準解釋
cca2102:2008《成本管理體系要求》標準官方解釋:成本分析
9.2成本分析
標準條文
組織應對成本分析過程進行策劃,以確定成本分析的需求、時機、技術、方法、職責和權限以及過程要求,并按策劃的安排,識別、確定、收集和利用適當?shù)某杀拘畔?采用適宜的技術和方法進行成本分析,以證實成本水平的合理性和穩(wěn)定性以及成本管理體系的適宜性和有效性,并評價在何處可以改善成本動量和作業(yè)能力以及持續(xù)改進成本管理體系的有效性。
成本分析的輸出應提供與以下方面有關的信息:
a)成本管理體系和成本控制的業(yè)績,包括主動性業(yè)績和被動性業(yè)績;
b)影響成本動量合理性和穩(wěn)定性的因素(包括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及程度;
c)成本水平的發(fā)展趨勢及規(guī)律,包括采取預防措施的機會;
d)成本計劃的完成情況和結果;
e)供方的成本保證能力和成本水平(見7.6)。
成本分析的記錄和報告應予保持(見4.3.4)。
目的和意圖
成本分析是為了證實成本管理體系的適宜性和有效性,找出存在的問題,分析其產生的原因,并評價在何處可以減少浪費、降低成本和持續(xù)改進成本管理體系的有效性,進一步改善成本水平。本要素條款給出了成本分析控制的要求。
理解要點
●組織應對成本分析過程進行策劃,以確定成本分析的需求、時機、技術、方法、職責和權限以及過程要求,并按策劃的安排,識別、確定、收集和利用適當?shù)某杀拘畔?采用適宜的技術和方法進行成本分析,以證實成本水平的合理性和穩(wěn)定性以及成本管理體系的適宜性和有效性,并評價在何處可以改善成本動量和作業(yè)能力以及持續(xù)改進成本管理體系的有效性。
●成本分析(cca2101:2008標準第2.6.19條)是指收集和利用成本信息,剖析和揭示成本規(guī)律,致力于增強滿足成本要求的能力。成本分析是成本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主要是以審核的結果和成本核算所提供的信息為基礎,并結合成本計劃、動量標準、資源預算、統(tǒng)計、技術等數(shù)據資料,按照一定的原則和采用一定的方法對成本管理體系和影響成本的各種因素進行分析,找出產生事件、不符合和成本升高的主要原因,并采取適當?shù)募m正和糾正措施,以消除這些原因。此外,成本分析活動還應包括發(fā)現(xiàn)、認識和研究成本發(fā)生和構成的規(guī)律以及成本的發(fā)展趨勢。
●為了證實成本管理體系的適宜性和有效性,評價降低成本和成本管理體系持續(xù)改進的需求,組織應確定、收集和利用適當?shù)某杀拘畔?并選擇和采用適當?shù)姆椒ㄟM行成本分析。組織應識別和確定用于分析的成本信息,這些信息可來源于組織內部監(jiān)視和測量活動、成本發(fā)生過程、與顧客和供方有關的過程以及組織外部市場、競爭對手和相關方等方面。組織應明確信息搜集的渠道、方法和頻次,并確保通過成本信息系統(tǒng)獲得所需成本信息。成本信息應是真實、準確、充分和適宜的。
●組織應對所搜集的成本信息進行分析,不僅有歸口部門的分析,相關的各部門和有關人員也需要開展分析。組織應識別、選擇和采用適當?shù)姆治龇椒?包括統(tǒng)計技術。成本分析的方法一般包括對比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和相關分析法等。
●對比分析法是根據實際成本水平與不同時期的成本水平或不同的成本指標進行對比,從而揭示成本差異和分析差異產生原因的一種方法。在對成本進行對比分析過程中常見的對比有:
――本期實際與本期計劃的對比,包括與預算和標準成本的對比;
――本期實際與上期實際的對比;
――本期實際與歷史同期最好水平的對比;
――本期實際與標桿實際水平的對比;
――本期實際與競爭對手實際水平的對比;
――本期實際與國內外同類型企業(yè)的先進水平的對比;
――本期實際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對比。
通過對比分析,可以了解成本的升降變化情況及其發(fā)展趨勢和規(guī)律,找出差距、查明原因,采取進一步改進的措施。在進行對比分析時,應注意與對比對象的可比性,使對比的結果更能說明問題和更符合實際。
●因素分析法是將某一綜合問題或指標分解為若干相互關聯(lián)的因素,通過研究和測定這些因素判定出對這一綜合問題或指標的影響程度的一種分析方法。在成本分析中采用因素分析法,就是將構成成本的各個因素進行分解,測定每個因素對成本計劃完成情況的影響程度,并分析其原因,采取進一步改進的措施。如影響材料成本差異的因素可能存在供方選擇、采購質量、采購價格、材料檢驗和試驗、材料發(fā)放和領用、消耗定額或標準成本、工藝加工方法、人員操作技能等因素。組織應采用因素分析法對這些因素進行深入地分析,就能找到真正原因和判定這些原因的影響程度。
●相關分析法是在分析某個問題或指標時,將與該問題或指標相關的其他問題或指標進行對比,分析其相互關系或相關程度的一種分析方法。一個組織經濟指標是很多的,也可以說是一個指標體系,在這個指標體系中,指標之間存在著一定的相互關系,如果一個指標發(fā)生了變化,受其影響的其他相關指標也能隨之發(fā)生變化。例如產品產量的變化,會引起產品成本和銷售收入的變化;而產品成本和銷售收入的變化,又會引起利潤的變化等。利用相關分析的方法,可以找出相關指標之間規(guī)律性的聯(lián)系,研究如何降低成本,達到為成本管理服務的目的。
●通常情況下,上述三種成本分析的方法是同時存在的,如進行對比分析后,對找出的差距、差異或不足,采用因素分析法分析這些差距或不足是哪些因素影響的,這些因素之間又存在著什么關系,需要用相關分析法進行分析等。
●必要時組織應編制成本分析指導書和統(tǒng)計技術應用指導書,對成本分析的方式、方法、時機和頻次以及統(tǒng)計技術的應用等做出規(guī)定,以確保成本分析的有效性。
●成本分析的輸出應提供與以下方面有關的信息:
a)成本管理體系和成本控制的業(yè)績,包括主動性業(yè)績和被動性業(yè)績;
b)影響成本動量合理性和穩(wěn)定性的因素(包括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及程度;
c)成本水平的發(fā)展趨勢及規(guī)律,包括采取預防措施的機會;
d)成本計劃的完成情況和結果;
e)供方的成本保證能力和成本水平(見7.6)。
●成本分析的記錄和報告應予保持(見4.3.4)。
與其他要素條款間的相互關系
成本分析為9.3.2預防和糾正措施和9.3.3提高成本因素改進提供輸入。
第3篇 cca2102:2008成本管理體系要求標準官方解釋:產品成本設計
cca2102:2008《成本管理體系要求》標準官方解釋:產品成本設計
6.2產品成本設計
6.2.1總則
標準條文
組織應對產品成本水平進行設計,在產品成本發(fā)生前預先控制成本水平的合理性。組織應編制和保持文件化的程序,以規(guī)定和實施以下方面所需的控制:
a)產品成本設計策劃(見6.2.2);
b)產品成本設計輸入(見6.2.3);
c)產品成本設計輸出(見6.2.4);
d)產品成本設計評審、核算、驗證和確認;
e)產品成本設計變更(見6.2.5)。
目的和意圖
產品成本設計過程是產品成本形成過程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它決定了產品成本構成的水平,為產品成本的合理發(fā)生提供了依據。因此,組織應控制產品成本設計過程。本要素條款給出了產品成本設計的總體要求。
理解要點
●成本是設計出來的。因此,組織應對產品成本水平進行設計。在通常情況下產品成本設計與產品設計同時完成,在產品設計過程中,設計活動應同時輸入兩種設計思想:其一,產品成本設計應滿足產品實現(xiàn)和產品功能的要求,這是產品形成和質量特性的要求;其二,產品設計也應考慮滿足產品成本目標的要求,這是產品經濟性的要求。
●成本設計(標準成本)決定成本的合理性,成本核算(實際成本)不決定成本的合理性。因此,產品成本設計活動是在產品成本發(fā)生前預先控制產品成本水平合理性的活動,組織應編制和保持《產品成本設計控制程序》,以規(guī)定和實施以下方面所需的控制:
a)產品成本設計策劃(見6.2.2);
b)產品成本設計輸入(見6.2.3);
c)產品成本設計輸出(見6.2.4);
d)產品成本設計評審、核算、驗證和確認;
e)產品成本設計變更(見6.2.5)。
●不涉及產品設計的組織也應按本標準要求對產品成本進行設計。
●產品成本設計的對象是決定和驅動產品成本的所有動量;產品成本設計的結果是形成了產品成本動量標準和標準成本。
與其他要素條款間的相互關系
本要素條款對以下要素條款起指導作用:
――6.2.2產品成本設計策劃;
――6.2.3產品成本設計輸入;
――6.2.4產品成本設計輸出;
――6.2.5產品成本設計變更。
第4篇 cca2102:2008成本管理體系要求監(jiān)視和測量裝置控制標準解釋
cca2102:2008《成本管理體系要求》標準官方解釋:監(jiān)視和測量裝置控制
8.5監(jiān)視和測量裝置控制
標準條文
為確保成本發(fā)生過程和成本水平的監(jiān)視和測量的過程能力和有效性,組織應識別、確定和提供適宜的監(jiān)視和測量裝置。這些裝置應:
a)具有滿足監(jiān)視和測量要求的能力;
b)按規(guī)定進行校準或檢定;
c)標識校準或檢定狀態(tài),以防止非預期使用;
d)得到正確的使用、調整和維護。
監(jiān)視和測量裝置校準、檢定和維護的記錄應予以保持(見4.3.4)。
當計算機軟件用于規(guī)定要求的監(jiān)視和測量時,應確認其滿足預期用途的能力,確認應在初次使用前進行,必要時再確認。
目的和意圖
監(jiān)視和測量裝置直接影響監(jiān)視和測量結果的正確性和作業(yè)的有效性。本要素條款規(guī)定了監(jiān)視和測量裝置控制的要求。
理解要點
●監(jiān)視和測量裝置是指為實現(xiàn)監(jiān)視和測量過程所必須的監(jiān)視和測量儀器、軟件、測量標準、標準物質或輔助設備或它們的組合。在測量過程中,測量設備用來確定量值。監(jiān)視的結果可能要依據測量確定的量值來判斷,測量過程可能為監(jiān)視過程提供數(shù)據依據,作為監(jiān)視設備也可能存在不斷的測量過程,所以監(jiān)視設備在測量的狀態(tài)下又屬于測量設備。
●組織應對以下用于識別提高成本因素、成本動量控制、成本發(fā)生過程控制和業(yè)績測量目的的監(jiān)視和測量裝置進行控制:
――計量器具(如:各種長度的、質量的、溫度的等計量器具和裝置、計數(shù)器等);
――比較用的標準物質;
――各種儀器儀表;
――自制量具;
――檢驗和試驗設備;
――用于測量的計算機軟件
――與成本有關的監(jiān)視裝置(如:數(shù)量監(jiān)視裝置)。
●為確保成本發(fā)生過程和成本水平的監(jiān)視和測量的過程能力和有效性,組織應識別、確定和提供適宜的監(jiān)視和測量裝置。這些裝置應:
a)具有滿足監(jiān)視和測量要求的能力;
b)按規(guī)定進行校準或檢定;
――必要時,組織應編制形成文件的測量設備的校準或檢定計劃,其內容包括:校準或檢定的職責和權限、校準或檢定周期、自行校準或外部檢定、送檢時機和進度安排、測試方法、標識和可追溯性、對校準或檢定證據的要求等;
――測量設備的校準或檢定應在適當?shù)臈l件下進行,對于關鍵的校準或檢定,組織可編制校準或檢定的程序,并按程序對設備進行校準或檢定;
――已建立國際或國家測量基準的,應按國家有關規(guī)定進行校準或檢定。無國際或國家測量基準的,組織應自行建立校準或檢定規(guī)范(包括校準或檢定的項目、方法、設備、周期、條件和合格標準等),實施校準或檢定并予以記錄;
――當委托外部檢定時,應評價其供方的量值傳遞是否滿足國家或國際標準。
c)標識校準或檢定狀態(tài),以防止非預期使用;
――為了確保監(jiān)視和測量裝置是否處于校準狀態(tài)得到識別,組織應標識其校準狀態(tài),防止誤用不符合的監(jiān)視和測量裝置;
――校準狀態(tài)標識應能表明當前的校準狀態(tài);
――校準狀態(tài)標識應清晰、位置明顯和易于識別。
d)得到正確的使用、調整和維護。
――監(jiān)視和測量裝置在使用時,可能需要進行調整或再調整,組織應對這種調整進行控制,防止調整時偏離校準狀態(tài),必要時,編制指導書,并由有資格的操作人員進行操作,以確保調整在受控的狀態(tài)下進行;
――在搬運、日常使用和貯存等過程中,組織應采用適宜的手段(如采取有效的防護措施、提供適宜的貯存條件等)對監(jiān)視和測量裝置進行維護,防止其損壞或失效;
――必要時,制定相關的管理制度,對維護的方式、方法、頻次、約束條件、責任人等進行規(guī)定,為監(jiān)視和測量裝置的維護提供依據。
――當發(fā)現(xiàn)監(jiān)視和測量裝置不符合要求時(如失準或損壞),應對該設備此前測量結果的有效性進行評價、并做好記錄。同時應采取必要的措施,如校準、修理或報廢等,并保持相應的記錄。
●監(jiān)視和測量裝置校準、檢定和維護的記錄應予以保持(見4.3.4)。
●當計算機軟件用于規(guī)定要求的監(jiān)視和測量時,應確認其滿足預期用途的能力,確認應在初次使用前進行,必要時再確認。確認通常參照功能測試的方式進行。組織應保持確認的證據,以證明其是適宜的。
與其他要素條款間的相互關系
監(jiān)視和測量裝置控制為以下要素條款的實施提供保證:
――6.2產品成本設計;
――7.2流程和作業(yè)控制;
――7.3資源預算控制;
――7.4成本放行控制;
――7.5成本風險控制;
――7.6供方成本控制;
――8.2成本發(fā)生過程的監(jiān)視和測量;
――8.3成本水平的監(jiān)視和測量。
第5篇 cca2102:2008成本管理體系要求成本戰(zhàn)略方針標準解釋
cca2102:2008《成本管理體系要求》標準解釋:成本戰(zhàn)略方針
標準條文
最高管理者應制定和批準成本戰(zhàn)略方針,并確保該方針:
a)與組織的使命和宗旨相適應;
b)是制定和評審成本目標的框架;
c)包括實現(xiàn)戰(zhàn)略的承諾;
d)形成文件,予以實施和保持;
e)傳達到全體人員,并使其充分理解;
f)在持續(xù)的適宜性方面得到評審和更新(見4.3.3)。
目的和意圖
本要素條款規(guī)定了對成本戰(zhàn)略方針的要求。提出本條款是為了促使組織更明確和更有效地制定成本戰(zhàn)略方針和追求成本管理的目的性。
理解要點
●成本戰(zhàn)略方針(cca2101:2008標準第2.14.7條)是指在成本和成本管理方面的戰(zhàn)略方針。成本戰(zhàn)略方針是組織長期經營活動的指導原則和成本活動的行動指南,是組織全體人員在成本和成本管理方面的根本準則和行動綱領,是實施和改進組織成本管理體系的推動力,是評價成本管理體系有效性的基礎。因此,最高管理者必須對成本戰(zhàn)略方針的制定和實現(xiàn)負有責任。制定成本戰(zhàn)略方針是一件十分嚴肅的事情,為確保方針符合組織的實際情況,必須根據本組織的具體情況認真進行研究和制定,由最高管理者親自批準和發(fā)布,并確保全體人員都能理解和堅決貫徹執(zhí)行。
●組織的宗旨除成本外還會涉及質量、環(huán)境、安全和發(fā)展戰(zhàn)略等方面,組織的成本戰(zhàn)略方針應與這些宗旨相適應。成本戰(zhàn)略方針應是組織總方針的一部分,并為制定和評審成本目標提供框架。這種框架關系表現(xiàn)在:組織成本目標的制定應在內容上與成本戰(zhàn)略方針相吻合,成本戰(zhàn)略方針的實現(xiàn)則通過評審與其相吻合的成本目標的實現(xiàn)情況來確定。成本戰(zhàn)略方針給出了組織的成本和成本管理宗旨,而成本目標是對這一宗旨的具體體現(xiàn)、落實和展開。成本戰(zhàn)略方針和成本目標均是成本管理體系有效性評價的依據。因此,成本戰(zhàn)略方針不能空洞或不切實際。
●成本戰(zhàn)略方針的內容應包括:
――實現(xiàn)成本戰(zhàn)略和持續(xù)改進的承諾;
――適宜的成本理念;
――組織的成本戰(zhàn)略。
●組織制定的成本戰(zhàn)略方針應是文件化的,并予以實施和保持。
●為了成本戰(zhàn)略方針的最終實現(xiàn),最高管理者應確保成本戰(zhàn)略方針傳達到全體人員,并確保全體人員得到溝通、理解和堅決貫徹執(zhí)行。
●組織應對成本戰(zhàn)略方針的持續(xù)適宜性進行評審,必要時予以修訂或更新,以適應不斷變化的內外部環(huán)境。
●組織應控制成本戰(zhàn)略方針的制定、批準、評審、修訂和更新等活動。
●成本戰(zhàn)略方針一旦發(fā)布,就應相對穩(wěn)定,由于是長期的行動綱領,不宜多變。否則,可能會導致工作人員思想不穩(wěn)定,影響成本管理工作,造成成本的提高。
與其他要素條款間的相互關系
總的來說,成本戰(zhàn)略方針與成本管理體系其他要素的相互關系是:成本戰(zhàn)略方針是成本管理體系其他要素的行動綱領;成本管理體系其他要素的運行不能偏離成本戰(zhàn)略方針。具體我們可以從以下四點進行理解:
●成本戰(zhàn)略方針是組織開展成本管理體系內部審核的依據。即以此為依據確定組織的成本管理體系是否有效地、持續(xù)地滿足了組織的成本戰(zhàn)略方針和目標。
●成本戰(zhàn)略方針是組織開展業(yè)績評價的重要依據。即以此為依據評價組織的成本管理體系是否繼續(xù)保持適宜于組織的成本戰(zhàn)略方針和目標;又是組織開展業(yè)績評價的重要內容,也就是在業(yè)績評價中評價組織的成本戰(zhàn)略方針是否繼續(xù)合適,如果不合適,則應提出修改的意見。
●成本戰(zhàn)略方針是組織開展監(jiān)視和測量的重要依據。即以此為依據確定組織的成本戰(zhàn)略方針和目標在成本管理體系運行過程中是否正在得到實現(xiàn)。
●成本戰(zhàn)略方針的制定、批準和發(fā)布是最高管理者的職責(4.4.2職責和權限);成本戰(zhàn)略方針是文件,應按4.3.3文件控制的要求進行控制;成本戰(zhàn)略方針為編制和評審成本目標(6.3.2成本目標)提供了框架;成本戰(zhàn)略方針是所有要素條款的指導思想和宗旨,同時也為所有要素條款輸入信息。
第6篇 cca2102:2008成本管理體系要求標準官方解釋:成本預先控制要求
cca2102:2008《成本管理體系要求》標準官方解釋:成本預先控制要求
6成本預先控制要求
6.1總則
標準條文
組織應在成本發(fā)生前對產品成本水平和其他需要控制的成本水平進行預先控制,為成本發(fā)生過程控制提供依據和輸入,以預防成本發(fā)生的隨意性和盲目性。
目的和意圖
成本控制越往前移越有意義。組織在成本發(fā)生前對成本水平進行預先控制目的是為成本發(fā)生過程控制提供依據和輸入,確保預期成本水平的實現(xiàn)。本要素條款給出了成本預先控制的總體要求。
理解要點
●成本的天敵是成本發(fā)生的隨意性和盲目性,為預防成本發(fā)生的隨意性和盲目性,組織應對成本進行預先控制,為成本發(fā)生過程控制提供依據和輸入。成本預先控制的內容通常包括產品成本設計、成本策劃、制定成本目標和編制成本計劃等活動。
●其他需要控制的成本通常是指產品成本以外的管理成本、研究和開發(fā)成本、銷售成本以及后勤保障成本等,也包括產品成本中的質量成本控制。
與其他要素條款間的相互關系
本要素條款對以下要素條款起指導作用:
――6.2產品成本設計
――6.3成本策劃
――6.4成本動量標準
第7篇 cca2102:2008成本管理體系要求最高管理者承諾標準解釋
cca2102:2008《成本管理體系要求》標準解釋:最高管理者承諾
標準條文
為確保組織的成本管理體系滿足本標準總要求(見4.1)的要求,最高管理者應作出并履行以下承諾:
a)遵循成本管理原則;
b)關注顧客成本;
c)不合理的成本不向顧客或其他相關方轉嫁;
d)確保成本定義、成本性質、成本戰(zhàn)略和成本優(yōu)勢在組織內得到溝通和理解;
e)組織、規(guī)劃、指揮和協(xié)調成本戰(zhàn)略和戰(zhàn)略實現(xiàn)過程;
f)制定成本目標,并致力于實現(xiàn)成本目標;
g)向組織傳達滿足成本要求的重要性;
h)建設成本管理團隊,滿足cca2103:2006《成本管理團隊要求》標準的要求;
i)評價成本管理體系業(yè)績和持續(xù)改進。
注:關注顧客成本主要是指:關注顧客的被動成本、顧客接受產品的成本和顧客接受產品后的成本。
目的和意圖
最高管理者承諾是組織成本保證的重要內容,體現(xiàn)了組織的最高管理者在成本管理方面對組織內外部提供的信任。本要素條款給出了最高管理者應做出并履行的管理承諾要求,旨在證實組織最高管理者所起到的作用以及管好成本的決心和行動。
理解要點
●最高管理者(cca2101:2008標準第2.6.8條)是指在最高層指揮和控制組織的一個人或一組人。最高管理者是組織的最高領導層,具有決策、指揮和控制的職責和權力。他(他們)的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要通過履行承諾和采取各種措施來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內外部環(huán)境,使成本管理體系得到有效運行,全體人員可以充分參與,成本發(fā)生過程得到有效控制。
●為了確保組織建立、實施和保持成本管理體系以及持續(xù)改進成本管理體系的有效性,使組織的成本管理體系滿足本標準總要求(見4.1)的要求,最高管理者必須做出并履行以下承諾:
a)遵循成本管理原則;
――最高管理者必須遵循成本管理原則,采用系統(tǒng)和透明的方式進行成本管理,并針對組織的成本管理精益化和資源代價最小化的需要,建立、實施和保持有效的成本管理體系。最高管理者可在成本管理原則的指導下,領導組織進行成本業(yè)績改進,提升成本管理水平和成本競爭能力。
――成本管理原則(見cca指南)。
b)關注顧客成本;
――組織依賴顧客而生存,顧客是組織收入和獲利的源泉。顧客的被動成本、接受產品和服務的成本(如產品價格)和接受產品和服務后的成本(如顧客的使用成本、維護保養(yǎng)和修理成本等)與組織的收入和競爭能力密切相關,組織的最高管理者應關注這些顧客成本。
――關注顧客成本是組織的社會成本責任和成本道德的具體體現(xiàn),也是提高組織核心競爭能力的重要途徑。
――最高管理者必須將關注顧客成本轉化為組織成本管理的理念和行動。
c)不合理的成本不向顧客或其他相關方轉嫁;
――產品價格中包括產品成本和利潤。顧客在接受組織提供的產品和服務的同時,也接受了組織為產品實現(xiàn)和服務提供所付出的成本。成本具有傳遞性,組織產品實現(xiàn)和服務提供的成本最終將以產品價格的形式傳遞給顧客,這種成本傳遞應公平、客觀并滿足適用的法律法規(guī)要求,不合理的成本組織不得以任何形式轉嫁給顧客。
――傳遞不合理的成本就是成本轉嫁。成本轉嫁(cca2101:2008標準第2.2.11條)是指將不應該讓別人承擔的成本傳遞給別人的行為。不合理的成本是不應該讓別人承擔的成本,包括產品成本以外的成本(如期間費用等)和不客觀的成本(如無中生有的成本等)。
――會計準則對產品成本的構成有明確的規(guī)定。
――成本轉嫁在非有價提供產品和服務(如政府為公眾提供的義務服務以及各種免費產品和服務等)的情況下,不存在。
d)確保成本定義、成本性質、成本戰(zhàn)略和成本優(yōu)勢在組織內得到溝通和理解;
――對成本定義、成本性質、成本戰(zhàn)略和成本優(yōu)勢的認識是實施成本管理和成本控制活動的基礎和前提,對這些成本本質和規(guī)律的認識應在組織內得到溝通和理解。
――人們看待成本的視角不同,對成本的理解和認識也就不同。因此,成本的定義很多。組織采用哪一種成本定義,對成本的控制是有影響的,如采用了狹義的成本定義,就很難控制廣義的成本。
――成本性質是指發(fā)生成本的性質,成本的發(fā)生受人的思想意識和行為的影響。成本性質通常包括:目的性、普遍性、系統(tǒng)性、連續(xù)性、關聯(lián)性、傳遞性、轉嫁性、質量性、隨意性、盲目性、選擇性、認可性、不認可性、可預見性、不可預見性、可控性、不可控性、穩(wěn)定性、不穩(wěn)定性、不可挽回性。
――成本戰(zhàn)略(cca2101:2008標準第2.14.5條)是指在成本和成本管理方面的戰(zhàn)略。理解成本戰(zhàn)略有利于全體人員放眼全局,面向未來,建立長遠觀念,克服急功近利思想,致力于通過較長時期的努力最終打造出一個差異化的具有一定競爭力的低成本模式。
――成本優(yōu)勢(cca2101:2008標準第2.14.12條)是指優(yōu)于對手的低成本有利原因或條件。理解成本優(yōu)勢有利于全體人員識別、確定和充分發(fā)揮成本優(yōu)勢,為不斷改善成本水平做出貢獻。
――最高管理者必須對成本定義、成本性質、成本戰(zhàn)略和成本優(yōu)勢向全體人員進行溝通,溝通的目的是為了讓全體人員理解;而理解是為了達成共識,建立共同語言。
――溝通的方式可以是下發(fā)文件、內部刊物、宣傳板報等,也可以是會議宣講、傳達和人員培訓等。
e)組織、規(guī)劃、指揮和協(xié)調成本戰(zhàn)略和戰(zhàn)略實現(xiàn)過程;
――最高管理者對組織的成本戰(zhàn)略的實現(xiàn)負有責任,同時也起關鍵作用。因此,最高管理者必須組織、規(guī)劃、指揮和協(xié)調好成本戰(zhàn)略和戰(zhàn)略實現(xiàn)過程。
――成本戰(zhàn)略的具體要求見cca2102:2008標準第5條。
f)制定成本目標,并致力于實現(xiàn)成本目標;
――成本目標(cca2101:2008標準第2.6.7條)是指在成本(2.1.1)方面所追求的目的。也是組織用于判定成本管理體系有效性的依據。因此,最高管理者必須組織制定成本目標,并致力于實現(xiàn)成本目標。
――成本目標的具體要求見cca2102:2008標準第6.3.2條。
g)向組織傳達滿足成本要求的重要性;
――滿足要求是指滿足顧客、最高管理者、相關方和適用的法律法規(guī)要求,這些要求對組織而言是同時存在的,必須同時予以滿足。能否滿足這些要求滿足的程
度如何取決于組織對滿足要求重要性的理解和認識。最高管理者應向組織傳達這種認識,并確保組織的全體人員都能理解。傳達的方式可以是會議、張貼標語、文件和媒體宣傳等方式。
――cca2102:2008標準要求是組織成本管理體系最基本的要求,主要體現(xiàn)的是管理者的要求。此外,組織還應識別和滿足顧客、相關方和適用的法律法規(guī)要求。
――有了要求不滿足要求,就等于沒有要求;沒有要求,組織的成本發(fā)生過程、成本水平和成本管理將處于“無政府狀態(tài)”,一定導致其隨意性和盲目性。
h)建設成本管理團隊,滿足cca2103:2006《成本管理團隊要求》標準的要求;
――團隊(cca2103:2006標準第2.1.3條)是指為了共同的目標走到一起的具有整和技能的一組人。成本管理團隊顧名思義就是為了共同的成本目標走到一起的具有整和技能的一組人。
――一個組織整個的成本管理體系涉及面廣,子系統(tǒng)多,工作量大,復雜度高,單獨依靠會計或幾個人或十幾個人都是很難運行的。所以,最高管理者必須建立成本管理團隊,并使團隊成員分工明確,密切合作,協(xié)調一致,共同完成組織的成本管理工作或任務。
――成本管理團隊要求見cca2103:2006標準。
i)評價成本管理體系業(yè)績和持續(xù)改進。
――評價成本管理體系業(yè)績和持續(xù)改進是最高管理者的職責。最高管理者必須按策劃的安排對組織的成本管理體系是否符合了所規(guī)定的宗旨(4.1總要求和5.2成本戰(zhàn)略方針)和6.3.2成本目標的要求,找出差距、識別任何改進的機會和持續(xù)改進的需求,旨在追求持續(xù)改進成本管理體系的有效性和成本水平的符合性。
――業(yè)績評價和持續(xù)改進的具體要求見cca2102:2008標準第9.4和9.3條。
●被動成本(cca2103:2006標準第2.1.3條)是指在某種特定的情況下,組織或個人受外部的影響被迫發(fā)生的成本。被動成本屬于不可控成本的范疇。
與其他要素條款間的相互關系
●最高管理者承諾是最高管理者的職責(4.4.2職責和權限)。
●最高管理者承諾的履行需要以下各要素條款的有效實施才能得以證實:
――4.1總要求;
――4.4.2職責和權限;
――4.5.2人力資源;
――4.7.2運行要求;
――4.7.3信息和溝通;
――5成本戰(zhàn)略;
――6.3.2成本目標;
――8.4成本管理體系審核;
――9.3持續(xù)改進;
第8篇 cca2102:2008成本管理體系要求人力資源標準解釋
cca2102:2008《成本管理體系要求》標準解釋:人力資源
標準條文
組織在成本管理體系人力資源方面應:
a)確保從事成本管理體系活動和影響成本水平的人員是能夠勝任的;
b)在教育、培訓、技能和經驗方面對這些人員的能力要求做出明確規(guī)定;
c)提供培訓或采取其他措施以滿足這些人員能力的需求;
d)通過技能或業(yè)績考核,評價培訓或采取措施的有效性;
e)確保這些人員能夠認識到成本戰(zhàn)略的實現(xiàn)、成本優(yōu)勢的發(fā)揮、成本水平和成本發(fā)生過程滿足要求并持續(xù)改進的重要性以及所從事活動的關聯(lián)性;
f)保持培訓、考核、評價和資格認可的適當記錄(見4.3.4)。
目的和意圖
組織在成本管理體系人力資源方面,通過培訓或采取其他措施增強人員的成本意識,提高人員的工作能力和成本管理水平,確保成本管理體系的有效實施和運行。本要素條款規(guī)定了成本管理體系在人力資源方面的要求。
理解要點
●對組織的人員進行培訓是提高人員素質和業(yè)務水平最有效的措施。在現(xiàn)代生產和生活中,每個人對知識的需求和自身知識結構不是一成不變的,知識必須進行更新,以適應事物發(fā)展和演變的需要。因此,人員培訓對更新觀念、充實知識、豐富經驗和提升能力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組織通過對人員的培訓,可以增強成本意識,提高成本管理水平,更好地實施成本管理體系,更好地降低和保持成本水平,增加效益。
●組織在成本管理體系人力資源方面應:
a)確保從事成本管理體系活動和影響成本水平的人員是能夠勝任的;
――“能夠勝任”是對人員的結果性要求,組織無論采用什么方式和過程,都應滿足能夠勝任的結果。因此,組織應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識別和選擇確保人員得到提升和能勝任工作的途徑。
――“能夠勝任”是衡量人員能力的一種標準,組織應制定各崗位人員能力準則,以?量和判定人員是否勝任工作。
――從事成本管理體系活動的人員,如成本經理、成本主管等;影響成本水平的人員,如設計人員、操作人員、采購人員等(見4.4.2)。
b)在教育、培訓、技能和經驗方面對這些人員的能力要求做出明確規(guī)定;
在接受教育的程度、接受培訓的多少、自身具備的技能和實際工作經驗四個方面,按組織的要求對這些人員的能力做出適當?shù)囊?guī)定。這種規(guī)定應符合人員崗位能力的具體要求,并針對每個崗位逐一進行規(guī)定,在規(guī)定前組織應充分識別和確定崗位人員在上述四個方面應達到的程度,以確保這些人員是能夠勝任的。
c)提供培訓或采取其他措施以滿足這些人員能力的需求;
――對各崗位人員的能力進行規(guī)定后,應對這些人員提供培訓或采取除培訓以外的其他措施使其具備滿足規(guī)定要求的能力。
――培訓活動主要包括:明確培訓需求、內容和對象,編制年度培訓計劃,確定培訓的方式,實施培訓,實施考試和考核,評價培訓的有效性,進行人員資格的認可,保持培訓、考試、考核和評價的適當記錄等內容(不限于此)。
――“其他措施”一般包括:鼓勵自學,創(chuàng)造并提供外出培訓和實習的機會,開展“一幫一”活動,組織經驗交流活動,組織研討活動,觀摩學習和溝通過程等(不限于此)。
d)通過技能或業(yè)績考核,評價培訓或采取措施的有效性;
持續(xù)地開展技能或業(yè)績考核活動,對人員能力進行測量,評價培訓或采取其他措施的效果是否達到了組織規(guī)定的要求和預期目的
e)確保這些人員能夠認識到成本戰(zhàn)略的實現(xiàn)、成本優(yōu)勢的發(fā)揮、成本水平和成本發(fā)生過程滿足要求并持續(xù)改進的重要性以及所從事活動的關聯(lián)性;
――組織可在培訓計劃中強調成本戰(zhàn)略的實現(xiàn)、成本優(yōu)勢的發(fā)揮、成本水平和成本發(fā)生過程滿足要求并持續(xù)改進的重要性以及所從事活動的關聯(lián)性,并按照培訓計劃定期對人員(包括新員工)進行培訓和教育,通過培訓和教育來提高全員的成本意識。
――全員的成本意識與管理者的意識相關,提高全員的成本意識除管理者有較高的成本意識外,管理者還應營造一個有利于提高成本意識的氛圍和推動成本意識的管理,確保這些人員在成本方面都能意識到實現(xiàn)成本戰(zhàn)略、發(fā)揮成本優(yōu)勢、滿足成本水平和成本發(fā)生過程要求和持續(xù)改進的重要性和所從事活動的關聯(lián)性以及如何才能為實現(xiàn)成本目標做出貢獻。
f)保持培訓、考核、評價和資格認可的適當記錄(見4.3.4)。
與培訓有關的記錄一般包括:
――培訓需求申請表;
――培訓簽到表或點名冊;
――培訓記錄;
――培訓試卷;
――培訓有效性評價記錄;
――員工培訓履歷表;
――資格證書發(fā)放登記表。
(不限于此)
與其他要素條款間的相互關系
人員資源涉及所有其他要素條款,是實施所有要素條款的人力資源保證。
第9篇 cca2102:2008成本管理體系要求標準官方解釋:成本策劃
cca2102:2008《成本管理體系要求》標準官方解釋:成本策劃
6.3成本策劃
6.3.1總則
標準條文
組織應對設計輸出的成本水平的實現(xiàn)過程進行策劃,并確定:
a)成本目標和成本計劃;
b)如何實現(xiàn)成本目標的過程和途徑;
c)為實現(xiàn)成本水平要求所需的文件、方法和資源;
d)成本水平的監(jiān)視和測量過程;
e)成本水平的改進過程;
f)為證實成本發(fā)生過程和成本水平滿足要求提供證據所需的記錄。
策劃時應識別成本指標間的經濟關系和邏輯關系,并確保這些關系的正確性。
策劃的結果應形成文件,加以實施和保持(見4.3.3)。
由策劃所引起的任何記錄應予以保持(見4.3.4)。
目的和意圖
成本策劃是成本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制定成本目標并規(guī)定必要的運行過程和提供相關資源以實現(xiàn)成本目標。本要素條款給出了成本目標的總體要求,其目的是使組織通過策劃活動來保證預期的成本水平的實現(xiàn)。
理解要點
●成本策劃包括成本管理體系策劃和成本水平策劃兩個部分,成本管理體系策劃(見4.6),本要素條款主要是對成本水平策劃的控制。
● 成本水平策劃的內容一般包括如何制定、執(zhí)行和考核動量標準或標準成本的策劃;如何建立、執(zhí)行和檢查資源預算的策劃;如何編制、執(zhí)行和檢查成本計劃的策劃;如何降低和保持成本水平的策劃;如何分析和評價成本水平的策劃等(不限于此)。
●科學合理的成本水平是設計出來的,如何實現(xiàn)設計輸出的成本水平,是成本策劃的主要任務。因此,組織應對設計輸出的成本水平的實現(xiàn)過程進行策劃,并確定:
a)成本目標(見6.3.2和成本計劃(見6.3.6);
――成本目標包含目標成本的概念,即某項成本的目標成本。對目標成本的確定,通常有兩種方法:一是通過實際成本來確定目標;二是先確定目標,之后再按目標要求進行成本設計。本標準倡導并支持第二種方法。
――成本計劃是實現(xiàn)成本目標的手段和保證,通常情況下一個較長時期成本目標需要通過階段性的成本計劃來實施。
b)如何實現(xiàn)成本目標的過程和途徑;
c)為實現(xiàn)預期的成本水平要求所需的文件、方法和資源;
d)成本水平的監(jiān)視和測量過程;
e)成本水平的改進過程;
f)為證實成本發(fā)生過程和成本水平滿足要求提供證據所需的記錄。
●組織在進行成本策劃時應識別、確定和處理好成本指標間的經濟關系和邏輯關系,并確保這些關系的正確性。
●成本策劃的結果應形成文件,加以實施和保持(見4.3.3)。
●由成本策劃所引起的任何記錄應予以保持(見4.3.4)。
與其他要素條款間的相互關系
成本策劃是以下要素條款有效實施的重要的輸入:
――6.3.2成本目標;
――6.3.3成本計劃;
――6.4成本動量標準;
――8.3成本水平的監(jiān)視和測量;
――9.2成本分析;
――9.3持續(xù)改進。
第10篇 cca2102:2008成本管理體系要求預防和糾正措施標準解釋
cca2102:2008《成本管理體系要求》標準官方解釋:預防和糾正措施
9.3.2預防和糾正措施
標準條文
組織應采取必要的措施,以消除潛在不合格或不合格的原因,防止不合格的發(fā)生或再發(fā)生。
組織應編制、實施和保持文件化的程序,以規(guī)定以下方面的要求:
a)確定潛在不合格或不合格的原因;
b)評價防止不合格發(fā)生或確保不合格不再發(fā)生的措施的需求;
c)采取預防或糾正措施,并實施所采取的措施;
d)驗證和確認所采取的預防或糾正措施的有效性;
e)評價所采取的預防或糾正措施(見9.4)。
為消除潛在或實際不合格原因而采取的任何預防或糾正措施,應與不合格的影響程度和風險相適應。
組織應識別和實施因預防或糾正措施而引起的任何文件的更改。
由預防或糾正措施所引起的任何記錄應予保持(見4.3.4)。
目的和意圖
制定和實施預防和糾正措施是預防和消除潛在不符合或不符合原因的重要手段,其目的就是為了防止不合格的發(fā)生和重復發(fā)生。本要素條款給出了預防和糾正措施的控制要求。
理解要點
●組織應采取必要的預防措施和糾正措施,以消除潛在不合格或不合格的原因,防止不合格的發(fā)生或再發(fā)生。
●預防措施(cca2101:2008標準第2.13.6條)是指為消除潛在不符合或其他潛在不期望情況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一個潛在不符合可能存在多個原因,采取預防措施的目的就是消除潛在不符合的原因,預防潛在不符合的發(fā)生。預防措施的對象是潛在不合格。就成本管理體系而言,組織應對體系活動和成本水平等潛在不合格、潛在的成本事件以及潛在的提高成本因素均應采取預防措施,以消除其原因,并防止其發(fā)生。成本管理體系中對預防措施提出了基本要求,體現(xiàn)了預防為主的管理思想,也是組織成本管理體系自我改進和自我完善以及防患未然的需要,是降低和控制成本,滿足管理者、顧客、相關方以及適用的法律法規(guī)要求,保證成本管理體系有效運行和持續(xù)改進其有效性的重要手段。組織采取預防措施的前提是識別潛在的不合格和潛在的成本事件。一般情況下組織在成本方面的潛在問題是很多的,對此,組織應充分識別和確定,并確保采取預防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以減少或消除因潛在不合格和潛在成本事件的發(fā)生所造成的浪費或損失,達到控制成本的目的。
●糾正措施(cca2101:2008標準第2.13.4條)是指為消除已發(fā)現(xiàn)的不符合或其他不期望情況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一個不符合可能存在多個原因,采取糾正措施的目的就是消除不符合的原因,防止不符合的再發(fā)生。成本管理體系同其他管理體系一樣對未滿足要求所導致的不合格(不符合)均應采取糾正措施。就成本管理體系而言,組織應對體系活動和成本水平等不合格、成本事件以及提高成本因素均應采取糾正措施,以消除其原因,并防止再發(fā)生。成本管理體系中對糾正措施提出了基本要求,這是組織成本管理體系自我改進和自我完善的需要,是降低和控制成本,滿足管理者、顧客、相關方以及適用的法律法規(guī)要求,保證成本管理體系有效運行和持續(xù)改進其有效性的重要手段。
●糾正和糾正措施的區(qū)別(見下表)
糾正和糾正措施的區(qū)別
糾正
糾正措施
目的
實質
結果
工作重點
工作順序
消除實際不合格
消除現(xiàn)象(治標)
不合格可能會再次發(fā)生
處置
前
消除實際不合格原因
消除原因(治本)
不合格不再發(fā)生
分析原因
后
●預防措施和糾正措施是有區(qū)別的(見下表)
預防措施和糾正措施的區(qū)別
糾正措施
預防措施
活動時機
目的
___
對象
依據
___
活動時間
結果
執(zhí)行人員
不合格發(fā)生之后
消除實際不合格原因,防止不合格的再發(fā)生
實際不合格原因
不合格報告
___
較短
不再發(fā)生不合格
責任人員
不合格發(fā)生之前
消除潛在不合格原因,防止不合格的發(fā)生
潛在不合格原因
數(shù)據分析的結果、評審結果、成本記錄
較長
不發(fā)生不合格
管理人員
●組織應編制、實施和保持文件化的程序,以規(guī)定以下方面的要求:
a)確定潛在不合格或不合格的原因;
b)評價防止不合格發(fā)生或確保不合格不再發(fā)生的措施的需求;
c)采取預防或糾正措施,并實施所采取的措施;
d)驗證和確認所采取的預防或糾正措施的有效性;
e)評價所采取的預防或糾正措施(見9.4)。
●已發(fā)生的或潛在的事件和不符合的原因可能來自:領導不重視;人員缺乏成本意識和責任感;成本發(fā)生過程失控;未嚴格執(zhí)行文件或程序和文件規(guī)定不當;缺少程序和文件或使用文件不當;計劃安排不當;職責和權限分配不當、規(guī)定不清楚或未履行其職責和權限;缺乏培訓;嚴重缺少資源;對供方控制不當或失控;審核、檢查和監(jiān)督不夠,考核不嚴,賞罰不明等方面。
●制定預防措施應針對潛在事件和不符合的原因制定,制定時應根據潛在問題的影響程度優(yōu)先順序,必要時應考慮吸收有關方面的專家參加,研究潛在事件和不符合的發(fā)展趨勢,防止發(fā)生事件和不符合,確定相關責任部門和活動接口,對較長時期的預防措施應安排實施計劃和時間表。
●制定糾正措施應針對事件和不符合的原因制定,研究事件和不符合不再發(fā)生的措施的需求應確定相關責任部門和活動接口,方向明確,方法得當,按規(guī)定的時限完成。
●為消除潛在或實際不合格原因而采取的任何預防或糾正措施,應評價采取措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與不合格的影響程度和風險相適應。
●組織應識別和實施因預防或糾正措施而引起的任何文件的更改。成本管理體系文件和成本水平文件的不適宜可能導致產生不合格的
原因。因此,組織在制定和實施預防和糾正措施的過程中可能會導致對這些文件的更改,組織應識別這些文件的更改需求,并按4.3.3的要求進行控制。
●由預防或糾正措施所引起的任何記錄應予保持(見4.3.4)。
與其他要素條款間的相互關系
第11篇 cca2102:2008成本管理體系要求成本管理體系負責人標準解釋
cca2102:2008《成本管理體系要求》標準解釋:成本管理體系負責人
標準條文
最高管理者應任命或指定一名高層管理人員為成本管理體系負責人,無論該人員在其他方面的職責和權限如何,至少應具有并履行以下方面的職責和權限:
a)確保按本標準要求建立、實施和保持成本管理體系,并對成本管理體系運行的持續(xù)符合性和有效性負責;
b)確保向最高管理者報告成本管理體系的業(yè)績和任何改進的需求;
c)確保在整個組織內提高成本意識和更新成本理念;
d)主持成本改進工作,帶領成本工程師們持續(xù)改進成本水平;
e)確保與成本管理體系有關事宜的外部溝通。
目的和意圖
成本管理體系負責人是指揮和控制成本管理體系并對成本管理體系的有效性負有領導責任的高層管理人員。由于最高管理者(總經理)是組織的行政一把手,組織的方方面面的工作都要靠他來領導、指揮和協(xié)調,有些工作還要自己親自去做,這樣就顯得精力不夠,有時也忙不過來,況且成本管理體系又是一個龐大的系統(tǒng)工程,如果最高管理者親自來抓,可能會有些困難;那么,作為一把手還不能不抓成本工作,為了解決這一矛盾,最高管理者要任命或指定一名高層管理人員為成本管理體系負責人,以代表最高管理者來指揮和控制組織的成本管理體系。本要素條款規(guī)定了成本管理體系負責人的職責和權限。
理解要點
●成本管理體系負責人應由最高管理者任命或指定。最高管理者應任命或指定一名人員為成本管理體系負責人,不能指定多人;
●成本管理體系負責人應具備以下基本條件:
――有一定的領導能力和管理經驗并能勝任工作。
――成本管理體系負責人應理解最高管理者為什么要任命或指定自己為成本管理體系負責人。
――被任命或指定的成本管理體系負責人必須是組織的高層管理人員。
●組織的高層管理人員是具有指揮和控制的職責和權限,并負有領導責任的高層管理者,一般包括:
――總經理;
――副總經理;
――總會計師或財務總監(jiān);
――總成本師或成本總監(jiān);
――總工程師;
――總質量師或質量總監(jiān)。
(不限于此)
●由于組織的性質、模式和經營方式不同,高層管理人員的崗位名稱也就不同,如總經理,有的組織稱為ceo首席執(zhí)行官,還有的組織稱為總裁。
●成本管理體系負責人不一定是專職的,無論該人員在其他方面的職責和權限如何,至少應具有并履行以下方面的職責和權限:
a)確保按本標準要求建立、實施和保持成本管理體系,并對成本管理體系運行的持續(xù)符合性和有效性負責;
b)確保向最高管理者報告成本管理體系的業(yè)績和任何改進的需求;
――組織的成本管理體系的業(yè)績主要體現(xiàn)在:成本方針和成本目標的制定和實現(xiàn)情況、成本管理體系的策劃和建立、成本管理體系的實施和保持、成本方針和成本目標的實現(xiàn)、成本水平的降低和保持、低成本運營的實現(xiàn)、顧客滿意度的不斷增強、差異化的形成、市場集聚和成本領先等競爭力的提升、員工成本意識和能力的提升以及成本理念的更新等方面。(不限于此)
――改進的需求包括成本管理體系改進、成本發(fā)生過程改進和成本水平改進的需求。
c)確保在整個組織內提高成本意識和更新成本理念;
――成本管理體系負責人應營造一個有利于提高成本意識的氛圍和推動成本意識的管理,確保全體人員在成本方面都能意識到降低成本和低成本運營的重要性和所從事活動的關聯(lián)性以及如何才能為實現(xiàn)成本目標做出貢獻。
――成本理念是指人們對成本的看法、觀點和信念。
d)主持成本改進工作,帶領成本工程師們持續(xù)改進成本水平;
e)確保與成本管理體系有關事宜的外部溝通。如與顧客、供方、政府、協(xié)會的溝通和與第三方認證機構的溝通等。
與其他要素條款間的相互關系
組織、指揮、監(jiān)督和控制其他體系要素的實施是成本管理體系負責人的職責。
第12篇 cca2102:2008成本管理體系要求標準官方解釋:產品成本設計輸入
cca2102:2008《成本管理體系要求》標準官方解釋:產品成本設計輸入
6.2.3產品成本設計輸入
標準條文
組織應確定與產品成本水平要求以及決定、驅動和影響產品成本水平有關的輸入,這些輸入應包括:
a)預期的產品成本和價格水平;
b)動態(tài)的價格信息;
c)成本戰(zhàn)略實現(xiàn)規(guī)劃(見5.3);
d)組織的系統(tǒng)狀態(tài)和可降低成本的條件;
e)成功的低成本方案和慣例;
f)適用的質量、安全和環(huán)境要求;
g)適用的法律法規(guī)要求;
h)成本核算的要求;
i)產品成本設計所需的其他要求。
組織應保持輸入的記錄(見4.3.4),并確保這些輸入在充分性和持續(xù)適宜性方面得到評審(見4.3.3)。
目的和意圖
正確地確定產品成本設計輸入是保證產品成本設計質量的必要前提和驗證設計輸出的重要依據。本要素條款給出了產品成本設計輸入的控制要求。
理解要點
●產品成本設計輸入基于產品要求和預期的產品成本目標。產品要求著重于描述預期的產品功能和使用要求;產品成本目標則是滿足產品要求的期望成本。產品成本設計輸入是進一步將產品和成本這兩部分要求轉化為對成本動量的要求。
●組織應確定與產品成本水平要求以及決定、驅動和影響產品成本水平有關的輸入,這些輸入應包括:
a)預期的產品成本和價格水平;
b)動態(tài)的價格信息;
c)成本戰(zhàn)略實現(xiàn)規(guī)劃(見5.3);
d)組織的系統(tǒng)狀態(tài)和可降低成本的條件;
e)成功的低成本方案和慣例;
f)適用的質量、安全和環(huán)境要求;
g)適用的法律法規(guī)要求;
h)成本核算的要求;
i)產品成本設計所需的其他要求。
●產品成本設計輸入確定后應予以記錄,組織應保持這些輸入的記錄(見4.3.4)。組織應評審所有與產品和產品成本水平要求有關的輸入。評審中應特別注意那些不完整的、含糊或矛盾的要求,并確保這些輸入信息的充分性和適宜性。
與其他要素條款間的相互關系
產品成本設計輸入是產品成本設計輸出的前提和條件。